-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泥鳅达人唐天德-数字大学城
习作二十七:
“泥鳅达人”唐天德
丁 璇
“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已近八十高龄的唐天德在南大新闻学子的围簇中,没有任何紧张,反而鼓励大家积极提问。他有问必答,目光却经常“溜”向身旁的泥鳅养殖基地,那100个水池子里可都装着他的宝贝。
“这些现在你直接往池里看根本看不清楚的小鱼苗,以后就会长成一条条乌黑油亮的肥泥鳅!”温煦的阳光在透明的玻璃瓶上流转,里面的一个个小黑点游得更加欢畅,唐天德专注地看着手中的瓶子,不经意间笑意在脸上蔓延。
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的唐天德,曾一直在江苏省水产研究所工作。具有专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的他,在淡水养殖方面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专家。退休后,盐城市大中镇丰收大地创意农业园向他抛出了“绣球”。
“小小的鱼苗对我们搞生物的来说,不在话下,偏偏就是这个泥鳅苗搞不出来。”加重的语气、不自觉提高的音调,透露出唐天德的不甘心和不服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近八十高龄的唐天德于是来到丰收大地,主动发起挑战,对手只是小小的泥鳅。
大丰市领导对此也十分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建成了泥鳅养殖的厂房,设施配备齐全,共100个水池,占地约3万亩。如此高效令唐天德意外而又赞叹,他还以为要两到三年才能建成呢。他骄傲地说:“我们丰收大地这个泥鳅种苗基地,在全国来说规模是最大的。”
“水中人参,你们可听得懂啊?水、中、人、参。”操着一口泰州方言的唐老,生怕大家听不懂,放慢语速,加重咬字,将“水中人参”说了两遍。“过去叫它小泥鳅,人们对它不太认可,但是泥鳅历来都被称为水中人参。”唐老竭力地为小泥鳅“正名”,一脸认真的表情。
的确,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泥鳅的价值也慢慢被挖掘出来。然而,面对偌大的需求市场,泥鳅养殖却跟不上市场的前进步伐了。唐老无奈地说:“泥鳅经过催产、催熟、交配、孵化,再就是鱼苗出来以后喂养饵料,这五关呐,过了这个关,过不了那个关。”
无畏的勇气并非年轻人的特权,近八十高龄的唐天德不服老,偏要迎难而上,而摆在他面前的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日本用了一百年还没有突破这个难关。毕竟,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天德带领他的团队努力探索,不懈努力,经过上百次试验,在一次次失败之后,终于攻克了这一世界性难题。
三国时期,关羽 “过五关斩六将”,凭的是忠心和勇武。而唐天德为了实现泥鳅养殖,的的确确也跨过了五关,他凭的是不服输的心气和不懈的探索。
“我们现在养殖的泥鳅都出口到了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虽是本土养殖,唐天德的眼光却并没有局限在国内市场,而是“漂洋过海”,最终定位在国外市场。说起国外市场,他还颇为得意地说:“韩国总统每个礼拜都要喝一次泥鳅汤呢。”仿佛受到嘉奖的孩子,不免要炫耀一番。
“民以食为天”,外国人也难以抵挡泥鳅的美味。泥鳅无论大小,都可以上餐桌。韩国人喜欢用泥鳅来烧烤和烧汤,而日本人最喜欢“泥鳅钻豆腐”。关于这道美味,还有一个传说呢。过去周口神庙街有一位渔民,他在捕鱼的时候,常常捕到一些泥鳅,往往较大的泥鳅卖掉后,剩下小的无人问津,每次只好带回家里自己烹食。有一次,他为调剂口味翻新花样,索性把小泥鳅放水盆里吐净了泥,并从街上买回一些豆腐和葱、姜等调味佐料,捞放锅内盖上锅盖一起煮。待煮后揭盖看时,发现小泥鳅都钻进豆腐中去了,只是尾巴留于外,十分别致有趣。此法很快便在当地民间传开,即名之为“泥鳅钻豆腐”。
除了美味,泥鳅还有药用功能。“泥鳅补肾最佳,还能补锌、补肝、补脾。”唐老一边说,一边习惯性掰扯起手指,列举泥鳅的一条条功用。在他那认真的目光的注视下,谁还敢小瞧小泥鳅呢?
从接受丰收大地创意农业向他伸来的橄榄枝的那一刻,唐天德就已将发展生态经济的理念植入心中。他说:“相较于其他农产品,泥鳅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于土地的利用效益会高出几倍。”水产养殖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从而成为丰收大地的一个特色产业。如今的丰收大地泥鳅鱼苗养殖基地,计划全年生产一亿到两亿鱼苗,以后甚至升到十亿。
唐天德笑眯眯地说:“我现在是丰收大地的人了。”而他口中的丰收大地,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园区,更是一种生态农业的理念。
巨大的厂房沐浴在五月的阳光中,在生态农业的理念下,未来已被静悄悄地描绘着。
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梨
——探访最美果林之乡恒北村
吕 啸
50多年前,在大丰市南郊的一处贫穷落后的村庄里,生活困苦的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