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造材与木材科学保管教程.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木材科学保管 第二节 木材防腐、虫害和开裂 (二)、木材腐朽的材质变化 受木腐菌侵害的木材,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的程度如何,要看腐朽的程度和真菌的侵蚀情况来决定,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腐朽 亦称初腐,初腐对木材的结构和性质只有轻微或产生轻微的影响,其特点是木材中出现局部变色,如小块状或顺木纹方向的条状变白,在显微镜下可见木材细胞内已有少量菌丝,通常在导管或管胞中,初腐的木材,一般要求不严格的场合如家具模板等仍可使用。 2、中期腐朽 当腐朽继续发展,木材颜色发生显著变化,有的由浅到深色,有的则变成白色,有时木材上出现曲折的黑线,使腐朽木材的花纹看上去很像大理石花纹,在木材上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或淡褐色的菌层,木材的力学性质开始降低,物理化学性质开始发生改变。此时木材大部分已不能作工业用材,特别是负荷强度的木材。其中的硬阔叶树可做一般家具用板或隔板、垫板等,针叶树可作造纸用材。 第二部分 木材科学保管 第二节 木材防腐、虫害和开裂 (二)、木材腐朽的材质变化 受木腐菌侵害的木材,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的程度如何,要看腐朽的程度和真菌的侵蚀情况来决定,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3、后期腐朽 木材腐朽的后期,木材的颜色和物理化学性质都发生很大变化,外形呈各种类型的腐朽特征,如海绵形、筛孔状、纤维状、粉末状等。此时的木材,材质和力学性质大部消失,木材完全被破坏,基本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 第二部分 木材科学保管 第二节 木材防腐、虫害和开裂 (三)、木材的耐腐性 木材的耐腐性亦称耐久性。木材具有一定的天然耐腐和抗蛀的能力,这种对生物侵害固有的抗性,视树种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甚至在同一株树木中,都有很大的区别,如杉木,可在不加任何防腐措施的情况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不受菌害和虫蛀,而枫香,往往在自然干燥的同时就开始腐朽。研究表明,具有较强耐腐性的树脂材,却不一定对害虫(主要为白蚁)具有同等的抗蛀性,但耐腐性差的木材则往往对木材害虫(白蚁)的抗蛀性也不好。按不同的树种,它们相对的耐腐性分为三个等级: 1 耐腐木材:如椎粟、香椿、红豆杉、侧柏、柏木等。 2 一般耐腐木材:如杉木、青岗、麻栎、桉类等。 3 不耐腐木材:如白栎、马尾松、油桐、枫香等。 第二部分 木材科学保管 第二节 木材防腐、虫害和开裂 (三)、木材的耐腐性 也有分为四个等级的: 1. 耐腐性强:如柏木、落叶松、柳杉、枧木、红椎、香樟等 2. 耐腐:如杉木、华山松、樟子松、相思树、红椿、苦楝等 3. 稍耐腐:如川西云杉、雪松、油松、楹树、米老排、木麻黄等 4. 不耐腐:如水杉、云杉、臭椿、白桦、大叶桉等。 第二部分 木材科学保管 第二节 木材防腐、虫害和开裂 二、木材虫害 木材受害虫侵蚀称为虫害,虫害在木材上的表现是材身上的虫眼。 1、危害木材的害虫 危害木材的害虫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鞘翅目(Coleoptera)的天牛科(Cerambyriae)、小蠹科(Scolytidac)、长小蠹科(Platypodldae)、粉蠹科(Lyctidao)、长蠹科(Bostrychidae)、象甲科(Curcueionidae)、吉丁虫科(Buprestidae)和窃蠹科(Anobiidae)害虫。另一类是等翅目(Isoptera)的白蚁。此外,某些树蜂[属膜翅目(Hymenoptera)的树蜂科(Siricidae)]及海生蛀孔动物也能给木材造成虫害。 第二部分 木材科学保管 第二节 木材防腐、虫害和开裂 二、木材虫害 最主要的害虫有: (1)天牛 天牛的个体较大,体长1.0—8.5cm,触角成鞭状,常超过体长。为害木材的天牛种类很多,如松褐天牛、黑天牛、竹虎天牛、云杉天牛等。天牛既能危害衰弱立木和新伐倒木,又能危害健康的立木和干材。天牛主要是幼虫在树干内蛀蚀坑道,幼虫发育成虫后又从木材内部钻出来形成木材表面的虫眼,这些虫害往往很大且在树干内部成很大的坑道,这些虫眼和坑道,降低了木材的工艺价值和使用价值。 (2)小蠹虫 小蠹为小型甲虫,成虫体长一般不超过8mm,幼虫体长一般不超过10mm。小蠹虫的头藏于前胸下,从背面看不到,触角较短,呈锤状。小蠹虫的种类也很多,如杉蠹虫、浓毛窃蠹、齿角窃蠹、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等。小蠹虫是通过的幼虫危害木材的,在材身上形成不规则的虫沟和小虫眼,影响木材的外观和使用价值,经过加工虽然可以将这些虫沟和虫眼割掉,但降低了木材的出材率。 雌小蠹虫把卵产在树皮的裂缝里,幼虫孵化后开始蛀蚀韧皮部,进而蛀蚀木材的边材和木质部,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坑道系统。成熟的幼虫在坑道末端钻蛀蛹室化蛹。春、夏季羽化后,在材表钻蛀园形的羽化孔飞出。 第二部分 木材科学保管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