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一幕:柳传志王健林马云央视同台,纵论15年.pdf

罕见一幕:柳传志王健林马云央视同台,纵论15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罕见一幕:柳传志王健林马云央视同台,纵论15年 论文类别:计算机 - 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5/9/17 11:40: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日前,在央视财经频道 《对话》15周年庆典现场,联想控股股份有限 公司董事长、正和岛岛邻柳传志,万达集团董事长、正和岛岛邻王健林,阿里 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正和岛邻马云畅谈了中国经济15年以来的风云变化。其 中,在谈到中国足球,以及读书的话题时,三位商界领袖也各自表达了不同意 见。以下是三位大佬发言精编: 15 对于过去 年 大佬们怎么看? ▌柳传志:联想15 年的两件事 蒸汽机的发明到现在有200多年了,200多年前的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以后 发明了电!大概个人电脑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兴起的时间是在40年前,那时候我 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做一个科研人员。那时候真的打死我也想不到后边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出现以后,社会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15年前,我已经是一个做了16年企业,摔过不少跟头,基本懂得思考的人 了。在那个时候个人电脑如日中天,联想集团在这个行业里边,在中国已经是 首屈一指了。但是那时候我心里确实感到有紧张、有隐忧,那是为什么呢?是因 为在1984年我创业的时候,我们这个行业里边应该最少不少于有5万个企业, 当然,联想那时候会是最后一名。但是经过了15年以后,也就是在2000年左 右的时候,这个行业里边剩下的顶多不到5%,其他的全被淘汰了,被技术创 新、物竞天择的规律淘汰。那时候我想我怎么去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联想应 该怎么做?根据我们当时的情况,我还是准备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在当时,商界最时兴的管理理论是专一、再专业。在1998年的时候,我有幸 到GE 的克劳顿村,这是一个他们学习的基地,在那住了10天,我了解到GE实 际上是反其道而行之,在金融、发动机、医疗器械、生化等等方面都展开了多 元化的经营,而且做得非常成功。当时负责经营的人是杰克韦尔奇,跟他接触 过程中,我感觉到他是个超强大脑,像我这样的人没法跟他比,因此我有研究 了一套投资+实业的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并配以适合我们自己的组织形式。就 这样,我们就踏上了多元化的道路! 我们做了两件事,一个是把原来已经取得阶段成功的电脑行业的业务交给了 杨元庆他们这些年轻人,让他们继续展翅高飞。而我和另外的年轻人,朱立南 他们开始进入了风险投资这一领域。在这个领域里边我们想杀出一条新的道 路,就是建立了联想控股公司。 联想控股公司的愿景中有一句话,代表了我们整个的想法,这句话就是,我 们想要在若干的行业里边有自己的领先企业。而刚才我也讲了,当时时兴的商 业理论跟我们的这个想法是并不一致的。 我们走了15年了,这个15年我们到达了通往愿景的第一个里程碑。这个里 程碑的标志当然就是我们今年6月在香港H股上市。 这个15年在这个期间由于科学技术、商业模式的不断的创新,厚积薄发,使 得我们整个社会、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现在就是要努力消化这个变 化,学习这个形势。所以上市以后的三个月,我们一直按兵不动,在认真地研 究形势,当然主要是研究我们想要进入的行业的形势。在学习、在研究战略战 术,始终在沙盘上反复演练。 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但是要坚决。因为始终刻在我们心中的一句话就是, “为股东负责,为员工负责,为社会负责”。 第一句话,是一个从小到大的15年,15年前万达还是大连市的一个小规模 的区域性企业,正是16、17年前发展走出来,走向全国,那么由一个区域性公 司现在变成一个,夸张一点地说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到今年我估计资产会 超过1000亿美金,收入也接近500亿美元,这个企业做到这个规模,在中国企 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所以这15年来我们一步步壮大,经 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 15 王健林: 年,我自己总结的三句话 第二句话,就是说应该是一个不断转型的15年。15年前万达只是一个单一 的房地产企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多元企业。2000年,我们第一 次转型,从住宅房地产转向商业不动产。当时反对者居多,因为那个时候房子 非常好卖,跟现在不一样。所以大家觉得为什么特别好卖的时候,市场也短缺 的时候,你们要折腾自己。我其实是从我们公司的两名员工得重病里得到启 示,我说这个企业将来发展几十年,大家岁数都大了,还有没有现金流来支撑 呢?所以要找到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商业不动产这个现金流比较符合这个特点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