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养生操教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收功—坐功或站功 坐功 1. 盤膝:有雙盤、單盤、或兩腿交叉(方便坐)、或兩腿彎曲、一前一後平置身前(改良的緬甸坐式)等均可、不宜過份勉強 2. 全身的穩定基底、由臀部與兩膝形成一個三角形 3. 上身保持正直、兩手重疊、置放膝上、兩手姆指互相接觸、身體放鬆、眼微閉、下顎微收、舌尖輕抵上牙齦、心情保持愉快、排除雜念、呼吸深長、均勻、順暢、不可聳肩、如係椅坐時、兩手亦可分置兩膝 收功—坐功或站功 站功 如場地不適坐功、亦可改為站立、即兩腳靠攏、身體自然直立、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握空拳、拳眼向上、置於左掌心、其餘要領與坐功同 後記 封面即青年公園張老師,穿黃色衣服即目前在青年公園之示範老師,後面幾式則在竹東內彎山上拍攝,也是在青年公園練習已有八年之女士。每天早上7:20在青年公園健康步道旁就可以看到一群人在練習。 太極拳、瑜珈術、元極舞及十二經脈養生操都是很好的養生操,有不少人打太極拳、做瑜珈術及元極舞與練習十二經脈養生操都非常有效,唯最重要是執行力。 希望各位選擇對自己有用的養生操,每日勤加練習,鍛鍊身體。最後, 祝?? 身心愉快? 事事如意! 十二經脈養生操 目錄 序言 熱身 0.1 甩手 0.2 拍肩膀 0.3 遊龍功  第一式肺經脈 第二式大腸經脈 第三式胃經脈  第四式脾經脈 第五式心經脈 第六式小腸經脈 第七式膀胱經脈  第八式腎臟經脈  第九式心包經脈 第十式三焦經脈 第十一式膽經脈 第十二式肝經脈 收功 後記 序言 中國傳統醫學以十二經脈為人體經絡之主體,其每條經脈都隸屬一個內臟,並彼此互相連繫、交互影響。 舍妹於青年公園見張老師親授此操,有許多動作都與日常作習動作相反,認為這些動作應對 身體有所助益,遂自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起兄弟姐妹等即開始學習至今,咸認為效果不錯。 『十二經脈養生操』取自中醫師李家雄於民國八十二年著“養生操—摩登易筋經”,後由張老師為使動作較為順暢,增加數個動作。個人為期名符其實、簡單易懂,略為修訂名稱。 熱身--0.1 甩手 兩腳一前一後分開、腳尖微向內呈內八字 兩手伸直自然擺動、兩腳順勢輕微擺動 兩腳輪轉換側、動作如前述 如圖0.1 圖0.1 熱身--0.2 拍肩膀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內呈內八字 屈肘平肩、左手掌心拍肩膀、右手掌心拍背後 兩手輪轉換側、動作如前述 如圖0.2 圖0.2 熱身--0.3 遊龍功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內呈內八字 屈肘平肩、左手掌心向上環拱胸前、右手掌心向外環拱背後、左手掌心向上自胸前、繞至左脅伸直、以身體為圓心、左手臂為半徑、劃圓一圈、左手掌心一直向上、連續做十八次 兩手輪轉換側、動作如前述 如圖0.3.1及圖0.3.2 圖0.3.2 圖0.3.1 第一式肺經脈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內呈內八字 屈肘平肩、環拱胸前、呈含胸拔背狀 手指用力張開、伸直、腕上翹 膝蓋用力挺直、呼吸自然 如圖一 圖一 第二式大腸經脈 兩腳分開站法如第一式 雙腳趾平均用力抓緊地面 兩手臂向兩側伸展、掌心向外、五指伸直張開、手腕用力上翹 口目極力張開 舌尖輕抵下牙根 如圖二 圖二 第三式胃經脈 腿、膝、腰、背挺直、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著地  兩手上舉、掌心向上托天、肘微貼耳後、五指張開伸直、兩手中指相接、手腕翹至極限 舌尖頂上顎、咬緊牙關、兩眼向上觀 手收回時順指節握拳、緩慢下降成第一式、再張開五指緩緩下放 自然呼吸 如圖三 圖三 第四式脾經脈 圖四之一 3. 意念灌注鼻尖、調節呼吸 4. 手掌由上下鉤、變為上托下撐(如圖四之二) 5. 兩手輪轉換側、動作如前述 6. 收功時兩手先擔平、再至第一式、然後放下 圖四之一 圖四之二 先右手舉高掌至極限、掌心向下覆蓋於頭頂、手腕用力下鉤、另一手在下、伸直置於背後、掌心向上、手腕上鉤(如圖四之一) 2. 眼上觀(意境為由掌觀注眼) 第五式心經脈(1/2)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微向內、呈內八字  腿、膝、腰、背挺直、頸項豎正、直、兩眼蹬大、怒目前看、咬緊牙關、舌尖抵上顎 兩手掌用力前推 、五指張開 、手腕上翹(如圖五之一) 依前式變為兩手指尖相對 、兩手中指與無名指互相接觸(如圖五之二) 圖五之一 圖五之二 第五式心經脈(2/2) 5.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微向內、呈內 6. 雙手指尖向前合攏、收回至胸前、再推出至極限分開、手腕左右翹(如圖五之三) 7. 依前式指尖向下 (如圖五之四) 8. 收功時先將兩手腕上翹、掌心相對、指尖向上、兩肘略平、先吸氣、同時用力將雙手收到胸前成半環狀、再呼氣並將雙掌用力前推(指尖向上、兩手姆指微微接觸) 9. 依上式、收回吸氣、推出呼氣、連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