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生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doc.doc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炔生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doc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6.1物质固有危险性 本项目生产、使用、储存过程中涉及一些危险有害物质: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物质乙炔、电石、丙酮;具腐蚀性、氧化性的危险物质有次氯酸钠、氢氧化钠;以及生产过程中出现副产物有氢氧化钙和少量极毒物质磷化氢(pH3)和硫化氢(H2S)。 本项目主要危险物质为具有易燃易爆的有乙炔、电石、丙酮;强腐蚀性、氧化性的有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极毒的有硫化氢、磷化氢。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安监总管三【2011】95号)属于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有乙炔、硫化氢、磷化氢。 根据《易制毒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丙酮属于第三类非药品易制毒物质。 乙炔是危险性很高的危化品,其爆炸危险等级为最高等级,乙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大,在高温、加压条件下能发生氧化爆炸、化合爆炸和分解爆炸,而且传爆能力强。按国家标准GB13690-2005《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乙炔的危险特性有:与铜、汞、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遇卤素会引起燃烧爆炸。乙炔的危险性类别为第2.1类易燃气体。乙炔的引燃温度为305℃, 其氧化反应温度最高可达3500℃;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为2.1 ~80%的混合气体,易引起爆轰,最大爆速可达2200米/秒,最高爆炸压力可达58.8MPa;最小点火能为0.02mj(空气中);分解反应产物温度可达3100℃。 以上说明涉及物质的固有危险性是该企业最大危险因素。 序号 生产 单元 操作子单元 主要危险物质 可能发生的危险 1 乙 炔 生 产 过 程 次氯酸钠投料 次氯酸钠 腐蚀、化学灼烧、中毒 泵送/卸碱液 NaOH 腐蚀、化学灼烧 电石粉粹/搬运/加料 电石 腐蚀、中毒、灼伤、遇水(汗水)自燃 、爆炸 乙炔发生操作 乙炔 燃烧、爆炸、中毒 干燥/净化/中和 乙炔、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硫化氢、磷化氢 燃烧、爆炸、中毒 压缩/充装 乙炔、丙酮 机械伤害、中毒、爆炸、燃烧、 包装搬运 乙炔、气瓶 物体打击、碰撞火灾或爆炸、车辆伤害 2 库区系统 电石库 电石 车辆伤害、燃烧、爆炸 从上表可见,溶解乙炔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一定程度的燃烧、爆炸、腐蚀、化学灼伤和中毒等危险,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见表6-2-2所示。 生产、储存工艺过程及设备 液体危化品装卸 电石装卸 乙炔发生 乙炔净化 压缩/干燥 乙炔充装 气瓶搬运 检、维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该场所存在对应的危险有害因素。物料储存过程包括装卸搬运、储存设施和存放。工艺过程包括工艺操作和所用工艺设备。 根据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对化工装置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该项目生产、工艺、储存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火灾/爆炸、物理爆炸(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中毒、化学灼烧等,此外还存在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热灼伤、高温等危险、有害因素。 (1)火灾、化学性爆炸危险性分析 该项目乙炔、丙酮属火建规火险分级甲类,遇火源或与禁忌物接触可发生剧烈反应引发火灾或爆炸,与可燃物接触遇点火源可燃烧导致火灾事故。因此,在生产区和包装场所、储库区应严禁放置禁忌物和可燃物质,禁止烟火和违规用火、动火。电石遇水可发生燃烧爆炸。 该项目存在的点火源主要包括明火、雷电、静电、电气火花、撞击摩擦火花等。 ①明火: 主要是检修动火、吸烟等,项目检修主要有电气焊动火等;另外,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管带火也是点火源之一。 ②雷电和静电 该项目存在雷击危险。雷击放电、雷击产生高温、产生的感应电是一个主要的点火源,尤其是球状雷,目前尚无有效的防范措施。 该装置原料、产品等在流动时均可能产生静电, 人体本身也带有静电,而且静电潜伏性强,不易被人们察觉。 ③电气火花 该装置区使用的电气设备未达到DⅡC2(B4d)防爆等级,由于电机不防爆或安装不合理,电接点接触不良、线路短路等产生电火花。 电气引起的火灾明显增多。在易燃易爆物存在的场合,点火源越多,火灾危险性越大。 ④撞击摩擦热 主要是操作、检修过程使用的工具产生撞击火花。 (2) 物理爆炸(设备容器破裂)危险性分析 该项目涉及压力容器和低压工业管道,若没有设置应有的安全装置,如安全泄压装置,安全阀、防爆板等,设备或管道就有可能发生超压而无法及时泄压,或主要工业装置、管道腐蚀,耐压强度降低,均可导致物理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