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衡水中学化学学科大纲解析及备考测略-课件ppt (共198张ppt)
班科 双选 班级 教研 班级 文化 班级 挑战 临界 帮扶 精干的班级协作体 1.指导思想:思想同心、工作同谋、 行动同力、成果同享。 2.理综口号:不做懒汉,人人真奉献; 不吃救济,人人要尊严; 不落埋怨,人人勇争先; 不留遗憾,人人讲实干。 (五)精干的理综协作体 1 2 3 4 启动时间 动员与要求 理综指导 具体实施 (五)精干的理综协作体 (一)时间:11月,采取(2+1模式) (二)对老师的动员与要求: 1.强化大学科概念 2.同心、同调、同声、同步、同力 3.做题顺序指导,统一口径 4.团队作战,相互补台,适当越位 5.值班老师切实负好责任 (三)对学生理综指导 (四)具体实施 同浓度的醋酸钠溶液的碱性真的比碳酸氢钠强吗? 18.氯碱工业的产物NaOH与不同物质反应可以生成不同的盐。已知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4种钠盐溶液pH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碳酸:K1=4.4X10-7;K2=4.7X10-11 10-14 2009北京 2015北京卷 27.(14分)研究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溶于海水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HCO3-占95%,写出CO2溶于水产生HCO3-的方程式: 。 (2)在海洋循环中,通过右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①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 2013全国卷 CoSO4+2NH4HCO3=CoCO3↓+(NH4)2SO4+H2O+ CO2↑ Co2++2HCO3-=CoCO3↓+CO2↑+H2O 草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定量探究 只要浓度不是太稀,草酸根浓度大于c(H+) 在编制或讲解这类习题时,最好回避这些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的排序,以免超出高中所学范围,犯科学性错误。 c(Na+)c(HC2O4-)c(H+)c(C2O42-)c(OH-)c(H2C2O4) 同浓度的醋酸钠溶液的碱性真的比碳酸氢钠强吗? 同浓度的醋酸钠溶液的碱性真的比碳酸氢钠强吗? 18.氯碱工业的产物NaOH与不同物质反应可以生成不同的盐。已知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4种钠盐溶液pH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碳酸:K1=4.4X10-7;K2=4.7X10-11 10-14 Co2++2HCO3-=CoCO3↓+CO2↑+H2O 草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定量探究 只要浓度不是太稀,草酸根浓度大于c(H+) 在编制或讲解这类习题时,最好回避这些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的排序,以免超出高中所学范围,犯科学性错误。 c(Na+)c(HC2O4-)c(H+)c(C2O42-)c(OH-)c(H2C2O4) 碳酸钠溶液中(0.1mol/L) c(Na+)c(CO32-)c(OH-)c(HCO3-) c(H+) A. 教材原题或改编题 B. 上届高三组编习题 D. 网络资源 E. 最新资料 组编 原则 资料 来源 C. 历年高考题 B. 上届高三组编习题 组编 原则 资料 来源 C. 历年高考题 D. 网络资源 E. 最新资料 各大教育资源网站 资料组编方面: 命题选题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和训练。 强化高考真题的变式练习,对做过的一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进行改编,可以将二卷改成选择,可以将选择改成填空,多次再现确定过关做 16年高考试题该部分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整合,加入到作业中。尽量不用完整的高考题,对其他部分的内容的考查与讲解会冲淡主题,干扰教学进度。 将16届二轮复习的该部分资料合理的选编入一轮复习资料中,更新率30%以上,二轮100% 题目包含的核心知识是什么? 在方法和能力上有什么体现? 用什么题型呈现? 是否和复习的内容匹配? 难易程度和解题花费的时间如何? 形成怎样的知识逻辑关系? 要注重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细”程度, 要重视知识深度和知识体系。 习题组编六问 评价“三率”:更新率、完成率、正答率。 评价“四度”:难度、广度、梯度、区分度。 组题“五化”:系列化、科学化、规范化、考试 化、 电子化。 组题“六性”:基础性、针对性、计划性、功能性、 层次性、典型性。 组题“七要”:计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课件.ppt
-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2课时)课件.ppt
-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课件.ppt
-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课件.ppt
-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课件.ppt
-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课件 (共38张PPT).ppt
-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课件.ppt
-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3课时)课件 (共29张PPT).ppt
-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2课时)课件 (共31张PPT).ppt
-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1课时)课件 (共38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