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精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共52张PPT).ppt

化学: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精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共52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精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共52张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类共同采取 “补天”行动:签订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公约。 思考与交流 温室效应是如何引起的呢? 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并为地球带来能量。出于 物理方面的原因,行星总要释放出一定能量以维持它内部的平衡。地球也是这样,必须通过辐射红外线来放出能量,大气层中的一些分子(作用比较明显的如二氧化碳)会暂时阻碍一部分能量的散发,这些能量积聚起来,就像覆盖在地球上的一层保温毯,引致地表温度上升。这些分子的作用就像花园温室的玻璃罩顶,因而这种效应被称做温室效应。 4.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完成P82思考与交流 (1)温室气体及其来源 ①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烧,火山喷发、森林、草原燃烧、植物秸秆燃烧以及动物呼吸 ②甲烷:天然气开采和使用、石油的开 采和炼制,都会不同程度地向大气中排放甲烷 ③一氧化二氮:可燃物质在空气中高温燃烧,喷气式飞机在飞行中排出的气体 ④氟氯代烷:氟氯代烷的生产和使用 看漫画,试想企鹅在说什么? (2)温室效应的不良影响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壤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的措施 就当前来看,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的有效而又可行的措施,主要有三大项:一是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和氢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是利用新一代的制冷剂代替氟利昂;三是进一步发展植树造林,转化空中的二氧化碳;四是加强国际合作。 科学家们在理论上推知:通过遮蔽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可为地球“降温”。科学家们算了一笔账:按目前的趋势,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50年后将达到工业革命前的两倍,这将导致地球气温上升2.5摄氏度。如果将射到地球的太阳光遮蔽掉1.8%,那么就可以抵消这一上升幅度。在此理论基础上,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奇思妙想,其中最为大胆的,当属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构想的“太阳盾”。   所谓“太阳盾”,实际上是一个直径达2000公里的巨型反射镜。按照设想,“太阳盾”被发射进入太空后,可以安放在“拉格朗日点”上,面朝太阳,拒太阳光于数百万公里之外。在这一位置上太阳和地球的引力相互抵消,因而可以灵活地调整“太阳盾”的角度,使其发挥地球“空调”的功能。 面对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导致气候反常,美国科学家打算采用前所未有的做法使地球降温,就是把地球“推往”较凉爽的地方——离太阳远一点,藉此化解温室效应,以及太阳变热而对地球造成的危害。 这个狂想是由美国太空总署一班科学家提出。当中的劳克林博士说:“这是透过高度准确计算,做到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在构思中,科学家会向彗星或小行星发射火箭,小心调较它们的轨道,让它们与地球擦身而过时,把部分引力能量(gravitationalenergy)传送给地球,从而令地球速度加快,进入离太阳更远的轨道。 二、改善大气质量 1 除尘技术 2 减少SO2和NO、NO2的污染 3 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 P83-85 4 减少室内污染 除尘技术 一、重力沉降室 二、旋风除尘器 三、湿式除尘器 五、电除尘器 六、各种除尘 四、布袋除尘器 重力沉降室原理示意图 旋风除尘器原理示意图 筒体直径? 筒体高度H 排气管伸入 筒体的深度 排灰口 影响因素 水膜除尘器原理 设计特点: 工作步骤: 1.过滤 2.清灰 布袋除尘器原理示意图 布袋除尘器外观实例 静电除尘器原理、构造 主要构件: 电晕极 集尘极 清灰装置 外形图 Back (1)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1)燃料的燃烧、烹调和吸烟等产生CO、CO2、NO、NO2、SO2和尼古丁等污染物 2)各种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带来的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HCHO)、苯(C6H6)、甲苯(C7H8)、二甲苯(C8H10),以及放射性元素氡(Rn) (2)各种物质的危害 1)CO结合血红蛋白,使人体缺氧 2)NO2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慢性中毒可致气管、肺病变。吸入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并对中枢 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3)尼古丁,二手烟中的含量高,引起肺癌。 4)甲醛(HCHO):刺激人的眼、呼吸道粘膜,引起流泪、气喘和胸闷等,长期接触低剂量HCHO可引起过敏性皮炎、造成免疫功能异常、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甚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