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销案例】百度:如何将营销做到极致
论文类别:计算机?-?网络营销上传时间:2015/6/1?11:56:00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营销的故事
每个人每天都会用百度,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百度光鲜靓丽的一面,百度有多成功、多牛,专注于做搜索,有多少好的产品出来。
但在这里跟大家分享的案例,是百度不那么成功的案例:百度云OS的系统。这是一个手机操作系统,最开始并没有刷机这个概念,那时候手机是可以砸死人的,不用刷。有了刷机后,很多人开始做自己的系统,因为很多精明的厂商发现,手机系统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抢占互联网的入口,智能手机上面有什么系统,我们基本上就会用这个系统上自带的APP。当时做得特别好的就有现在特别成功的小米,他们最开始做MIUI系统,百度也掺和了,我们把所有百度研发的APP,或者已经成功的APP都放上去,我们相信百度有这么多搜索的用户,一定能让更多用户接受百度云OS系统,于是这个系统从一开始到现在三年的时间,大概投入了1.2亿,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差不多有一千多万的用户,但在5月份的时候它停止更新,并且对外宣称这个系统不做了。
为什么?百度发现一个问题,这个系统不是为了用户而生,这其实很关键,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我们到处跟用户说体验的时候,我们做的事不是为用户而生,而是为了更多圈移动市场的份额,所以我们当时做的很多事情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比如我们的系统上集成很多百度自己研发的APP,我们拿百度的忠实用户当小白鼠,这个做法我们认为是错误的,于是停掉了它。
可以用百度这种失败的经验教训给大家提一个醒,目前在手机系统的环境下已区域成熟,除非你有一个颠覆式的系统出来,否则你很难得到一大批忠实的用户。颠覆性的系统就是有别于安卓和IOS的系统,百度有这么大的基础,但是百度投入很大,与其这样,不如转为与优秀的厂商合作,比如我们与联想合作,让我们更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
接下来我给大家说一下“筷搜”的故事。筷搜的视频发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日子,在2014年4月1日。发这个视频之前,经过差不多一个月的策划。4月1日愚人节来了,百度想让网???感受到百度今年“人与科技”的大目标。
我们的市场团队说我们玩一些高科技的、产品类的东西。苹果做概念机的产品视频做得最好的,我们当时决定通过视频来传播,拍成高逼格、高科技的风格。视频拍什么?当时有一个人在吃汉堡,边吃边吃抱怨要减肥,我们当时在想能不能设计成一款U盘类的硬件,插在汉堡里面提示汉堡的热量有多高,吓得你不能吃汉堡了。这个点子一出来之后,团队热闹起来,思绪泉涌。这个概念太小了,玩大一点,食品安全一直都是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于是我们设计一款筷子,插进食物里头就可以甄别食材安全,所含热量等全方位的食品信息。这个科技+未来感大基调的产品,叫“筷搜”。
愚人节就是开玩笑,让用户信服你,需要你的玩笑开得跟真的一样。筷子插在食物里,通过跟食物的接触,能够检测出这是一盘沙拉里面有什么样的搭配,包括里面有虾肉和柠檬的禁忌搭配,网民特别信服,跟他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确实是存在的。通过这个事情我们发现不光产品经理要有市场的思维,团队也要有产品的思维,这双筷子在2014年4月1日视频发布的时候,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产品。
如何呈现最有感染力,产品有了,网民可以信服这个产品的存在,于是我们想了一个包装,在硅谷有一个秘密的研发基地。我们找了两个外籍老人来客串一下我们的秘密基地研发人员,这就是包装,让大家觉得很现实,很有骨感。
视频发布当天形成亮眼的传播。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后来发生的事,在当年9月3日百度世界大会中,我们把这个产品拿出来了,从一款根本没有的产品到一个工程样品,给网民去演示,这说明,从市场的角度可以决定产品的更新迭代。
通过这两个例子,一个百度云OS,一个筷搜,可以看到,百度内部很大,但里面的每个产品、团体都是小的个体,很多时候营销可以走的一条直线是,通过造势宣传一些新研究出来的内容。
这是我们从筷搜产品中总结出来的传播方面的观点,包括社交货币、利他性、引发一种情绪,最后是共用性。百度不光有筷搜这个产品,百度有很多产品,比如神灯,它也是假的,是一个手机盒,接上你的手机以后,通过3D投影,把手机画面投射出来。
大数据的应用
百度一直很专注于技术,做的很多事情跟智能硬件相关。百度做这些都是基于大数据。每个人理解的大数据可能都不一样,在我看来,大数据就是把每个人、每天,利用各种工具形成的数据汇总在一起,其实就是大数据,包括你的手机、打通了电话、上了网,你路过了一个摄像头,这些汇总在一起都是大数据。
百度的斯兰是一款可以给企业使用的大数据产品,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有意思的案例,第一个是关于一个品牌的,有一个化妆品牌叫玉兰油。我们合作后,通过大数据发现,搜玉兰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