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企业不应盲目跟风“互联网+”
论文类别:计算机?-?互联网研究上传时间:2015/7/13?10:02:00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这是互联网爆发的时代,也是互联网红火的时代,更是互联网处于风口的时代。
小到街边路口的小店,大到传统行业巨头,不管是什么行业,言必提及“互联网+”。似乎不借一下“互联网+”的东风,就会被时代抛弃,从商业大佬到草根创客,似乎不侃几句互联网思维,就可能被社交圈隔绝。
自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以来,无论是科技圈、创业圈,还是金融圈、资本圈都掀起一股股不可阻挡的互联网洪流。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互联网正在加速淘汰传统产业,当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紧密集合,并开始重构中国的产业格局时?熏就意味着要颠覆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
毫不夸张地说,在微信上开一家微店,便可称得上是移动互联网创业。很多企业家开始担忧,如果不顺应互联网化潮流,企业是否面临被淘汰。
“风口论”盛行,“互联网+”甚热,“互联网+”成了很多人眼里的掘金风口。实际上,“互联网+”不是万能的风口,但是它可以促成很多新风口的出现。
“互联网+”讲的是融合与转型最终所形成的全行业升级转型,从而改变人类生存生活环境的势能,这是任何减法或者乘法所做不到的。
对于“风口”的理解一般是哪个行业火热起来了哪里就是风口,风口必须有风,最好有大风,说句时髦话就是“能把猪吹起来”的大风。像P2P网贷、智能硬件、创业服务、在线教育、移动医疗、新三板等等,不光在投资人和创业者眼里,甚至在大众眼里,都被普遍认为是风口。
当前,很多“互联网+”的粉丝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以为只要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未免有些异想天开。舍产品之本而逐营销之末,跟着一个概念糊涂跃进,肯定要出问题。
因时而变的商业敏感固然可贵,但盲目跟风要不得。当下很多人陷入了“集体的魔怔”,将“互联网+”说得神乎其神、玄乎其玄,甚至视其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面对这股热潮,我们必须冷静下来、审慎观之。
有人说“互联网+”是“重资产+技术”,意在以互联网改造生产模式,以电子商务改造流通模式,拉动需求、提振经济。有人说“互联网+”是“轻资产+服务”,意在完成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实现大数据指导经营和管理。
还有人说,互联网不过是个技术手段而已,既不神秘也不值得拔高,一些理念只是“新瓶装旧酒”罢了,比如非理性消费成了粉丝经济,供货不足成了饥饿营销,等等。争鸣之间折射着互联网的影响力,也显露出人们认知的多元化。
大互联时代给传统企业带来的冲击毋庸置疑,对于企业来说,做出改变已经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任何的转型都有风险,但到底是稳扎稳打,还是像有些企业做出的表率一样,拥抱互联网创新思维?恐怕颇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深刻的玩味。
本报记者在近一年的采访调查之中感受到,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人,都已经开始认真地思考自己怎么能够拥抱互联网,运用互联网来做事,或者用互联网的技术来提升竞争力。
但是,实现真正的互联网经济,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投入,而非看似热闹的“排浪式跟风”。如若企业能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上倾注更多的人力、精力和财力,打造出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对于提高生产效能、产出经济效益、整合社会资源来说,无疑将发挥出更为显著和有效的拉动作用。本报记者对曾经采访过的一个企业记忆犹新,其因为操之过急,没有做好产品的研发投入,结果败得一塌涂地。
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对互联网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各派观点孰是孰非实践自会印证,但产业发展万变不离其宗,先进技术和过硬品质是永恒的追求。消费者永远关注的是你产品的价格和本质,至于你通过什么渠道去营销并不是最主要的。
着眼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生产总过程,互联网并没有颠覆生产本身,毕竟互联网卖的也是商品,它本身也是商品。不论是日臻成熟的网络购物、在线支付,还是方兴未艾的微商、O2O,互联网提供的主要还是渠道,影响的主要还是营销。
这就意味着,“互联网+”的时代,生产依旧是大前提。没有好产品做保障,再前沿的理念也是空中楼阁。
互联网商业传奇令人惊叹,但我们更应认识到,这些互联网大佬们绝非“一招鲜吃遍天”,而是在技术、质量等各个环节都下了不为人知的苦功夫。
当下,“互联网+”的概念炙手可热,几乎接近沸点,但是“互联网+”不是一个标签,也并非简单相加,大家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理智的认知——“互联网+”加什么?怎么加?一定要在互联网思维下去思考、运用,不能盲目。
面对互联网,传统企业不应该相信任何一个来自互联网的神话和谣言。应该沉下心去思考,就像在面对传统市场时一样,摸清楚自己的消费者在哪里?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是微博、微信还是QQ空间和论坛?自己产品的核心卖点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出去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版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司机岗)考试题库(完整版).pdf.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ABB传动与变频器 云连接助手型控制盘用户手册 安装及操作手册.pdf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操作规程.doc VIP
- 滑模、爬模、翻模施工技术对比.ppt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表单 知识产权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清单[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初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真题卷及详细答案(6套)名校.doc VIP
- 七年级数学培优精华.pdf VIP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完整版.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