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伪需求正在褪去.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智能硬件伪需求正在褪去 论文类别:计算机?-?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5/9/11?12:53:00 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资本陷入寒冬,给火热的创业潮浇了桶冷水(或者说是冰水),融资变难的说法已经被认可。   那么,寒冬真的来了吗?对于各个创业领域而言,融资难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在此前的寒冬报道中,我们探讨了在创业大潮中最为火热的O2O领域(具体详见:《寒冬系列报道之O2O:资本向左创业者向右》);今天,我们探讨另一个创业热点领域:智能硬件。   近期在一些被寄予厚望的出行类产品面世后,整个智能硬件产业似乎都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一位从业者告诉网易科技,可穿戴产品的火爆期过后,真正的爆品却未曾变多;到今年,以智能出行为代表的产品被视作产业的未来,“但结果都看到了,在有所谓刚需的情况下,无论哪位大佬来背书,似乎都免不了在打造爆品的路上折戟沉沙“。   智能硬件正在趋冷。在网易科技接触的投资机构中,几乎没有哪家再像以往那样,对这个领域充满孩童般的好奇。至于机构口袋里的钱,自然也不必细说,尤其在当前资本境况整体不佳的状况下。   ”这一波寒流,可能会持续半年到一年,用观察期来解释可能更好一些,“孵化机构太火鸟创始人雷海波告诉网易科技,在他眼中这并非坏事,在资本寒流的助推下,智能硬件也将回归硬件的本质。   也许一开始将智能硬件独立于一般硬件领域外进行考量就值得商榷,”硬件本来就是个高门槛的东西,现在的智能硬件多少显得有些草率“,他说。   掏钱的人在沉默   智能硬件的当前情况,和整个资本市场的日益趋冷有着直接联系。事实上,受股灾影响,人民币基金正在观望,美元基金也在放缓,即便谈不上真正的进入寒冬,但投资界已经显得十分谨慎。   没有了以往那些疯狂的投资人和他们手中的热钱,智能硬件的整体融资规模相应得在下滑。似乎这是智能硬件虚火降下去的罪魁祸首。   据不完全统计,虽然在2014年全国有近70家智能硬件企业拿到融资,融资总规模约为5亿美元,但这其中能拿到B轮及B轮以上的企业却几乎没有几家;一位不愿署名的分析人士向网易科技表示,“去年相对火爆的投融资情况比较躁,A轮之后一些机构自己都发现了;今年的情况就比较糟了,天使轮和A轮都比想象中困难许多。”   甚至在投资人之中似乎也已经出现了悲观情绪。在被网易科技记者问及智能硬件时,一些投资经理多少显得有些颓然。一位曾关注智能硬件的投资经理向网易科技坦言,自己已经半年多没看智能硬件项目了,其所属机构这半年也没怎么去碰这个领域。   而在年初的那次会面中,这位投资经理还侃侃而谈,对包括智能出行、垂直健康等领域充满信心。   “投资机构还是比较看重何时退出、产生收益的问题,智能硬件当下的形势让人很难有一个好的预期。”在他看来,目前的伪需求太多,这是因为此前资本市场对智能硬件期待过度,使得这个还比较早期的领域变得过于浮躁。   在小米生态链的一位负责人眼中,智能硬件的爆品难度也在加大,其扩展生态链企业的速度也比去年慢了一些,“细究起来,好企业很少,真正解决问题的硬件企业不多”。   即便在相对成熟的可穿戴领域,随着Apple?Watch遇冷,一些原本看重该市场的投资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些产品的未来:这些连苹果都没办法做好的东西,国内的创业企业是否有可能做好。   热钱已经不再是智能硬件的驱动力。当掏钱的人保持沉默,从业者们也开始真正慎重的去思考智能硬件自身的问题,而这可能比资本因素占据更大的比重。   靠idea就拿到融资?不再可能了   据一些业内人士分析,网易科技将智能硬件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两类:   1、伪需求盛行。雷海波告诉网易科技,现在很多智能硬件团队的产品都是出自于团队自身的意向,缺乏严谨的市场调研和行业认识。一位投资人曾表示,诸如智能奶瓶,如果做这个的团队连一位带过孩子的爸爸都没有,我们不可能相信这款产品有可能解决用户的某些问题。   基于此考虑,随着这波寒流来临,手环手表、防丢设备、智能插座等伪需求盛行的领域会有大量死掉的企业。   2、缺乏综合实力。在此前只要一个团队在技术、设计、模式的某个方面还算可以,就有可能拿到融资;一些孵化机构甚至打出了帮助创业团队补缺技术、设计等链条的口号。这也直接导致一些仅仅依靠一个demo甚至idea就顺利拿到融资的情况出现。   令人震惊的是,一位供应链人士透露,在市场最混乱的时候,在深圳逛一圈就能拿出一款“崭新”的智能硬件产品,“这种产品无非是面向投资人的2VC项目,钱来的太容易了”。   然而,由于这些团队缺乏核心实力,在拿到融资后产品也趋于同质化,无法将资金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即便此类产品火热,也很容易被新进入市场的巨头冲击,无法形成行业壁垒。   缺乏综合实力的状况,即便在一些具有一定技术门槛的行业也无法避免。极飞科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