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媒体冷笑话精选:不满足于广告模式.doc

自媒体冷笑话精选:不满足于广告模式.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媒体冷笑话精选:不满足于广告模式 论文类别:计算机?-?网络营销 上传时间:2015/12/22?13:02:00 论文作者:未知 ? ?   讯:这是一个自媒体时代,但自媒体怎样才能火,怎样才能赚钱是让不少人困惑的问题。本刊记者深入了解了自媒体大号“冷笑话精选”与“十点读书”的故事,以期为自媒体人提供借鉴。要而言之,目前经营得比较成功的自媒体,其盈利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广告模式,他们并不满足于这一模式,但很难说他们已经在别的模式上探索成功。   “冷哥,怎么还不更新,是不是睡过头了!”   一次,因为服务器出现故障,“冷笑话精选”微信公众号没能推送出去,当天后台涌进了十几万条留言,冷笑话项目总经理林冬冬看傻了眼。   这还不是粉丝最疯狂的一次。   有天凌晨,林冬冬在上海候机时,以“冷哥”的身份发了一条朋友圈。一个小时之后,就有四位粉丝从宝山赶到了虹桥机场,希望能见“冷哥”一面。   就是这个被粉丝唤作“冷哥”的微信公众号运营人,靠着讲冷笑话,吸引了500多万用户。在新浪微博上,这个数字是1520多万。而这,只是伊光旭手上一个账号的粉丝数量。在他创建的飞博共创公司里,还有近两百个自媒体账号,总共覆盖1.5亿用户。   从微博到微信,伊光旭两次都抓住机会享受到了互联网红利,得以让他和他的这些草根账号实现平稳转型。   眼下,代表着这个时代段子文化的“冷笑话精选”,也在冲刺新三板。   一   2012年,得知微信推出公众号,伊光旭立刻出手,一口气注册了十几个账号。   当时他的想法很明确:“先占个一亩三分地。”测试了几天,反响还不错,伊光旭决定继续跟进更多账号。   这种打法,和他四年前进入新浪微博时一模一样。   2009年,还没拿到大学毕业证,伊光旭就和同学办了一个创意网站。为了导流量,他在豆瓣上建立小组,短时间内便积累了20万用户。   一天,翻阅杂志时,伊光旭看到一篇介绍推特的文章,这款社交产品启发了他。直到两个月后发现新浪微博,伊光旭意识到,机会或许来了。   当年10月23日,他用“冷笑话精选”的账号发布了第一条微博。   从一开始,伊光旭就是奔着获取大量用户去的。他观察了微博里所有账号的分类,意识到自己在专业性上并不具备优势,只能从业余品类切入。   伊光旭拥有的自媒体账号,总共覆盖了1.5亿用户   讲笑话怎么样?伊光旭认为,这个品类竞争没那么激烈,还有大量潜在用户群,关键是如何定位到精准用户。   为此,“冷笑话精选”正式上线前,先在内部进行了一轮淘汰赛。伊光旭拿来十个名字和团队讨论,最后留下两个账号同时在微博注册。每天发布相似的内容,看哪个账号吸粉最多。   很快,“冷笑话精选”脱颖而出。   当初,在起这个名字时,伊光旭费了不少心思,微博名既要好听好记,还要有一定的传播性。   据他猜测,姚晨当初成为“冷笑话精选”的粉丝,有部分原因就是把它当成了某个官方账号。但在吸引到姚晨这样的“大V”之前,伊光旭也经历了一个涨粉困难期。   一开始他从其它网站把笑话直接搬到微博上,慢慢积累了一千个用户,这之后便遇到了瓶颈。   当时微博上的用户以男性居多,他们转发的内容更偏向时事类,伊光旭只能在逻辑和语气方面优化一下内容。   尽管每天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但粉丝依然增长缓慢。看着豆瓣上20万用户,他开始怀疑,微博这个平台是否还值得继续投入。   伊光旭想起自己在上学时读的那些人物传记,试图从成功学中得到某些启发。“读传记就是给自己提供一个参照物,看那些企业家在最困难的时候,是用一个什么样的策略和心态去面对的,直到今天也一样。”他决定再熬一下。   前三个月的时间里,伊光旭不断迭代自己的内容。每天除了一条条看评论,还要研究转发。   对于那些转发了“冷笑话”微博的用户,伊光旭都会点开对方的主页,分析用户还喜欢转哪类内容,这些内容吸引力在什么地方,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转等等。   看多了他就总结出一些规律来,比如哪一种笑话的笑点是老少皆宜,该用什么语气去讲笑话。   除了研究用户,伊光旭的优势在于定位到了两类精准的人群:一类是年轻人,主要以高中生和大学生为主;另一类就是加“V”用户。   伊光旭甚至特意针对这两类人群进行了内容优化。“那些意见领袖都愿意看一些调侃社会新闻的段子,我觉得蛮有市场。他们在微博里既有巨大用户量,还带有信任度。他帮你转一条微博的效果,胜过那些普通用户转一百条。”   有了精准定位之后,“冷笑话”便迎来粉丝增长的爆发期。与此同时,帮“冷笑话精选”进行推广的还有微博平台。   早期,为了满足用户获取大量信息的需求,新浪微博对很多草根账号予以支持,伊光旭就享受到了这个红利。   每当有新用户在新浪微博注册,微博就会把“冷笑话精选”这样的草根账号推荐给用户关注。   借着这样的红利,后来的涨粉也就越来越容易。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