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名师点睛: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离不开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合成有机物进入植物体内,再通过食物链流到各级消费者体内,最后流到分解者。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都产生CO2,直接回到大气中。另外,化石燃料的燃烧也释放CO2。 变式训练 1.(双选)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C.甲、乙、丙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D.生物X可能不具有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 答案:CD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在生物圈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A.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都是循环的 B.物质的流动是不循环的,能量的流动也是不循环的 C.物质的流动是循环的,能量的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 D.物质的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能量的流动是循环的 解析: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不会消失。 答案:C 名师点睛:注意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本质区别。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的;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反复利用,循环运动。 2.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初级消费者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变式训练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的形式被利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主要是________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为图1中的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后,一部分在初级消费者的________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初级消费者________等生命活动,储存在初级消费者的有机物中。构成初级消费者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________等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次级消费者摄入体内,能量流入________营养级。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 ◆生物?必修3?(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生物?必修3?(配人教版)◆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知识清单 碳循环 1.碳循环的形式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________形式进行,生物群落内以含碳________形式进行。 答案:二氧化碳 有机物 2.碳循环的过程 3.特点: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________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通过生物的________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而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 4.温室效应 (1)形成的原因:化石燃料短时间内燃烧使大气中CO2 释放出来,打破了生物圈中________的平衡。 (2)危害: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________,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答案:3.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4.(1)碳循环 (2)上升 综合拓展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1)碳循环过程 ①存在形式: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碳酸盐和CO2,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②循环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的循环形式为CO2;在群落内部的流动形式为含碳有机物。 ③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CO2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自养型生物完成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有化能合成作用。 ④返回无机环境的方式: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碳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被彻底分解成CO2和H2O,归还到无机环境中。此外古代动植物遗体中的碳可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返回无机环境中。 (2)碳循环平衡的破坏——温室效应 ①大气中CO2的来源 a.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动植物的细胞呼吸。 c.化石燃料的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的CO2浓度增高,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 ②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的原因 a.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 b.森林、草原等植被遭到大面积的破坏,如对森林的不合理砍伐、毁林开荒,对草原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大大降低了植被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③温室效应的形成 CO2与悬浮粒子是决定地球温度及气候的关键因素。CO2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当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使地球变暖,这种热能又以红外线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湖南人教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物理:第8章_第2讲_磁场对电流的作用.ppt
- 2012届高中总复习物理:第7章_第2讲_串联、并联电路_电阻的测量_电压表和电流表.ppt
- 2012届高考地理第二轮 等值线.ppt
- 2012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课件3.ppt
-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辅导课件.ppt
- 2012届高考大纲版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4 地理计算能力.ppt
- 2012届高三生物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23讲_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
- 2012年2级建造师机电工程专业点题 班.docx
-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_方向与位置_张艳霞.ppt
- 2012年300MW技术比武复习题-1.doc
最近下载
- GB T 3294-2018_鞋楦尺寸检测方法.pdf
- SOP-QR-154最终检验管理办法.doc VIP
- 水利信息化项目验收规范(SL 588-2013).pdf VIP
- 汽车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完整版).pptx
-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第1课时 不带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docx VIP
- 《餐饮服务常检查记录表.doc VIP
- 人教PEP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5 The colourful world Part A》课件.pptx VIP
- 个人征信报告模板征信报告模板(2021简版带水印).docx VIP
- 2025(高级)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