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坑山隧道监测量测方案(上报).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坑山隧道监测量测方案(上报)

XX至XX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第X标段 光坑山隧道 监控量测方案 文件编号: 版 本 号:A版 修改状态:2 发放编号: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批 准: 有效状态: 中铁XX局XX铁路XX-2标项目经理部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1 编制依据 2 2 监控量测目的 2 3 工程概况 3 3.1 工程概况 3 3.2地形、地貌 3 3.3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 3 4 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6 4.1 人员组织 6 4.2设备配置 6 4.3不同围岩变形临界值 7 4.4 正洞监控量测 7 4.5 量测点的保护措施 10 4.6监控量测断面间距 10 4.7监控量测监测频率 11 4.8隧道监测数据分析及处理 13 4.9量测警戒值的设定 16 4.10监控量测反馈程序 16 5监控量测组织管理及质量保证措施 17 5.1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 17 5.2质量保证措施 19 5.3 质量和服务的承诺 20 6安全保证措施 21 附件: 21 日报附表2: 23 周报附表1: 24 周报附表2: 25 月报附表1: 26 月报附表2: 27 附表3 29 1 编制依据 (1)《光坑山隧道设计图》; (2)《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3)《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 (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204-2002)。 2 监控量测目的 (1)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3)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 (4)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 (5)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6)通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工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3 工程概况 3.1 工程概况 光坑山隧道位于XXX,行政区划XXX。隧道进口里程DK208+890,出口里程DK210+970,隧道全长1820m,为单洞双线铁路隧道,其中Ⅲ级围岩990m,占47.62%;Ⅳ级围岩260m,占12.50%;Ⅴ级围岩829m,占39.88%。隧道为单面上坡,坡度分别为0‰、4.769‰、11.5‰。光坑山隧道设进、出口两个工作面。 3.2地形、地貌 光坑山隧道主要属于剥夺中低山区地带,地形较为陡峭,自然坡度20~40°,局部可达50°。隧道最大埋深228.223m。最大地面高程499.87m。进出口均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隧道洞身穿越区域以粉砂岩分布为主要特征,具构造剥蚀~溶蚀槽谷地貌特点。本区地表水以山间沟水为主,水量较小,雨季时沟内水量增加明显,普遍在2~3L/s。故隧道穿越区地表水不发育,主要以季节性水流为主。 3.3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 (1)地层情况 隧道区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Q4ml素填土,杂色、松散,主要由砂岩块石组成,厚约4m;Q4al+pl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含10%~20%砂粒,厚0~3.4m;Q4al+pl中砂,灰黄色,中密,饱和,局部夹有碎石,厚0~3.3m;Q4al+pl卵石土,灰黄色,稍密,饱和,局部夹漂石,厚0~4.3m;Q4el+dl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局部夹有碎石;Q4el+dl碎石土,褐黄色,青灰色,稍湿,稍密,粒径6~10cm,局部夹有块石;C11粉质岩,褐黄色,褐红色,青灰色,全弱风化,全风化岩芯呈土状,厚度13.2~43m,强风化岩芯呈碎状,厚约25.2m,下为弱风化;D3tzb砂岩,青灰色,全弱风化,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块桩,短柱状。 (2)工程地质构造 隧道出口外C11粉质岩与;D3tzb砂岩呈整合接触。 (3)水文地质特征 地下水以第四系统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为主,进口段发育。地下水无化学侵蚀性。仅根据氯离子含量判定,地下水无氯盐侵蚀性。 4 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4.1 人员组织 根据本管段隧道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监测工作重要性及检测工作任务量。我项目部成立了独立的监控量测小组。由项目总工程师直接负责监控量测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具有丰富量测和地下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监控量测小组组长,监测小组共6人(详见表4.1-1),监测小组负责监测测点布置、元件埋设、量测数据的收集及初步整理、分析工作。 表4.1-1光坑山隧道监控量测责任人员一览表 隧道名称 工作面 监测责任人员 主要职责及工作内容 备注 光坑山隧道 进口、出口 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审核 监控量测过程中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复核 对监控量测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对监控量测数据的记录及初步整理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