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三考前复习课件:专题2第4讲 电化学原理
第4讲 电化学原理 高考点击 1. 了解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2.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 3.了解电解原理的实际应用。 4.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重点知识整合 一、原电池、电解池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的书写 1.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1)确定正、负极的方法如下: (2)书写步骤 2.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1)检查阳极电极材料并确定溶液中的离子种类。 (2)由放电顺序确定放电产物和电极反应。 ①阳极产物的判断 a.如果是活性电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Ag以前),则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被溶解,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失电子; b.如果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则要看溶液中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此时根据阴离子放电顺序加以判断,常见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 ②阴极产物的判断 直接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阳离子放电顺序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反,其中Ag+Fe3+Cu2+H+。 (3)根据实际反应物写总电解方程式。 二、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及有关计算方法 1.电解规律(惰性电极) 2.主要计算方法 (1)电子守恒法 阴、阳两极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若多个电解池串联,则各电极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2)电荷守恒法 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要特别注意守恒关系式中换算单位的统一,防止计算错误。 (3)方程式法 根据电极反应式或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混合溶液的电解要分清阶段,理清两极电解过程中的电子守恒。如电解CuSO4溶液开始2CuSO4+2H2O 2Cu+2H2SO4+O2↑,后来2H2O 2H2↑+O2↑。 (4)关系式法:借得失电子守恒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建立计算所需的关系式,再列比例求算。如:e-~H+~OH-~Cl-等。 命题热点演练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例1 (2011年高考北京卷)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B.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C.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D.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解析】 A项,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抑制正极失电子,所以正极均被保护。B项,Ⅰ中的负极反应为Zn-2e-===Zn2+。C项,Ⅱ中的正极反应为2H++2e-===H2↑。D项,由于Ⅰ中负极反应产生Zn2+,不会与K3[Fe(CN)6]溶液作用产生蓝色沉淀。 【答案】 A 变式训练1 解析:选D。a和b不连接时,铁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Fe+Cu2+===Fe2++Cu,A项正确;a和b用导线连接时,组成了原电池,Fe为负极,Cu为正极,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铁片上发生氧化反应:Fe-2e-===Fe2+,B项正确;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无论a和b是否连接,均发生反应:Fe+Cu2+===Fe2++Cu,故溶液均从蓝色(Cu2+的颜色)逐渐变成浅绿色(Fe2+的颜色),C项正确;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时,构成电解池,铜片为阳极,铁片为阴极,Cu2+应向阴极(铁电极)移动,D项错误。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011年高考大纲全国卷)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A.CuSO4 B.H2O C.CuO D.CuSO4·5H2O 例2 【解析】 由硫酸铜溶液的电解方程式:2CuSO4+2H2O 2Cu+O2↑+2H2SO4可知,加入CuO才可与生成的H2SO4反应生成CuSO4而使电解液恢复到原浓度,故C正确。 【答案】 C 变式训练2 (2010年高考大纲全国卷Ⅱ)如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O4溶液,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6.8~8.0,酸色—红色,碱色—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①A管溶液由红变黄 ②B管溶液由红变黄 ③A管溶液不变色 ④B管溶液不变色 (2)写出A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苏教版第7单元第23讲_溶液的酸碱性.ppt
- 2018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苏教版第10单元第39讲_分子的空间结构与物质的性质.ppt
- 2018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苏教版第8单元第31讲_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ppt
- 2018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苏教版第8单元第29讲_醇与酚.ppt
-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鲁科版必修2物理第一章《功和功率》教学课件共17张PPT共17张PPT.ppt
- 2018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苏教版第9单元第35讲_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ppt
- 2018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苏教版第9单元第34讲_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与基本操作.ppt
-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铝及其重要化合物》.ppt
- 2018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苏教版第8单元第28讲_卤代烃和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ppt
-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五章第2节.ppt
- 2025年建筑行业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现状报告.docx
- 9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数据融合的可视化技术在网络安全态势可视化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民航职业技能鉴定过关检测试卷(典型题)附答案详解.docx
- 基于游戏化理念的初中物理数字教育资源创新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权重对教育质量提升的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幼儿园配班个人总结实习.doc
- 数字化赋能下小学教学团队知识共享模式创新与实践案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化平台在高中化学教学评价中的应用与化学实验策略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建模课程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评价策略与实施路径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