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音识别硬件 语音播报无人公交车硬件设计 精品
语音识别硬件 语音播报无人公交车硬件设计 精品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语音播报公交车硬件设计
系 别 信息工程系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学号 098205213 学生姓名 胡 玉 沛 指导教师 徐 琦
二O一三 年 五 月
1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3013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 日期: 2013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2013 年 月 日
2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语音播报公交车硬件设计
II、毕 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该系统能够控制公交车站点的播报、服务用语的友情提示,并在显示屏上进行相 应的显示。使用单片机与专用的语音处理芯片相结合实现语音存储与回放,即实现语。 音的分段录取与组合回放。语音播报和LCD控制通过单片机来实现,用普通彩电遥 器实现不同信息的播报和显示。其中按键功能分别为:K1、 K2 分别为起始站、 终、 一站报站键,进行相应站台的提示信息;K5 为重复键,按下此键重复前一按键的播 播报内容。键盘技术的控制,语音播报的调试。
III、毕 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工作安排如下:
1、查阅文献,翻译英文资料,书写开题报告 第1---4周 2、相关资料的获取和必要知识的学习 第5---9周 3、设计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模块并调试 第10--14周 4、撰写论文 第15--17周 5、总结,准备答辩 第18周
3
、主 要参考资料:
[1] 张先庭.单片机原理,接口与C51应用程序设计[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 尹建华.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14-16 [3] 周波,冯顽童,胡建龙,等.公交车自动报站系统的设计[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4] 韦丽华,李文举,刘丽娟.ISD2500系列语音芯片及其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J]. [5]唐颖姚锋赵茂娟.基于ISD2560的公交车报站系统的模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 [6] 李吉志,邓发明,张本文.基于Proteus的公交车液晶显示报站系统的设计
[7] 肖海荣,王凤瑛,杨金清等. 基于AT89C2051和ISD2560的录放音系统设计[J] [8] 杨延宁,刘立军,张志等.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汉字点阵显示电路设计[J].
[9] Isao Takahashi,Toshihiko Noguchi.A new responese and high-efficiency control strategy
of an motor[J].IEEE Trans on Ind Appl,1986,22(5):820-827.
[10]Depenbrock M.Direct self-contro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