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第一课时教案勉三中刘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DOC

梯形第一课时教案勉三中刘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梯形第一课时教案勉三中刘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

梯形第一课时教案 勉县三中 刘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 (2) 掌握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3)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 2.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剪梯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通过性质的论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育目标 通过问题的探索对学生进行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类比思想及个性与共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4.心理品质目标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探索精神和顽强的学习毅力,使学生有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等腰梯形性质. 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片,常用画图工具,小剪刀,白纸片。 四、教法设计 小组讨论,引导发现、练习巩固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引入,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归纳小结梯形转化的常见的辅助线 六、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 2.小学学过的梯形是什么样的四边形. (教师利用投影显出跳箱,梯子,水渠横截面等图形,导入课题) 3.怎样把平行四边形变为梯形?(教师投影演示,学生动手操作) 梯形同样是一个特殊的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样,它也有它的特殊性,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梯形及梯形的有关概念 (请每位同学画一个梯形,标上字母。提问:四边形具备了什么样的特征才是梯形?) (l)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底: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3)腰: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4)高: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高. (5)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 (6)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以上这一过程借助多媒体或投影仪演示,梯形到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变化过程。) 提醒学在注意: ①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同属于特殊的四边形,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殊条件,所以必然有不同的性质.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而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不能相等(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不能相等). ③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小练习 梯形的对边平行吗? 梯形的对角相等吗?邻角互补吗/ 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吗?相等吗?互相垂直吗? 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三)等腰梯形的性质 (教师要求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剪出等腰梯形,并观察有关性质)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指导学生完成下列两个问题: 例1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 ,AB=CD ,找出图中有那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分析:我们学过“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如果能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由此得出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例2? 如图, 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BC ,AB=CD ,连接AC,BD,说明AC=BD。 分析:要说明AC=BD ,只要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得出∠ABC=∠BCD ,然后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 . 证明过程:(略). 由此得到多腰梯形的另一条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除此之外,等腰梯形还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小练习 已知梯形的两个角为60°,150°,另外两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直角梯形的一个角是60°,另外三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等腰梯形的一个角是60°, 另外三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等腰梯形的对角线是8cm,则另一条对角线是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D=2,BC=4,高DF=2,求腰DC的长? (四)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在说明梯形性质定理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过点D 作DE∥AB 交BC 于E ,从而把梯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来解,实质上是相当于把腰AB采取平行移动到DE 的位置,这种方法叫做平行移动(也可移对角线),这是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之—(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作辅助线来解决梯形问题,多找几名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可借助多媒体演示见图). (1)“移腰”:把梯形分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