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重庆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 专题10 仿用和变换学案.docVIP

(重庆)【重庆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 专题10 仿用和变换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重庆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 专题10 仿用和变换学案

专题十 修辞手法 《考纲解读》 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显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 2、江苏卷《考试说明》与其他《考试说明》不同的是:江苏考查比喻、比拟、借代、对偶、排比、反复等7种修辞,而其他《考试说明》还包括设问和反问2种修辞。 《知识要点》 一、7种修辞手法明鉴 1、修辞的含义 2、修辞的特点 3、修辞的分类 二、4组易混修辞辨识 (一)比拟VS比喻 比拟和比喻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喻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3)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一般不出现。如“风愤怒的时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二)借喻VS借代 区别借喻和借代的方法有三: (1)看实际上是两种事物还是一种事物。借喻所用的喻体和本体是两种事物,而借代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原来事物的一部分来指代该事物。 (2)看它们构成的基础。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本体和喻体这两种事物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而借代中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却基本上指的是同一事物,构成借代的基础则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关性。 (3)看能否变成明喻。凡借喻大都可以变成明喻,而借代则不能。 (三)对偶VS排比 对偶和排比不同。对偶仅限于两项,排比必须是三项或三项以上;对偶一般要求字数相等,最好不出现相同词语,排比可以字数参差,长短不齐,常常要重复某些词语。 (四)对偶VS对比 对偶和对比不同。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应用体验] 1.下面选项中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达到极端,可以使作者丧失对具体事物的感受能力,对外界视而不见,恰像____________。 ①花园里的花朵,只能是被动地供游人观赏 ②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一种透明的隔离状态里 ③鸟笼中的小鸟,失去生命的自由和活泼的灵性 ④铁屋子里的婴孩,渐渐地沉入更深的迷惘 2.请在下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风,有着多变的性格:温柔的时候,吹开满树繁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漠的时候,拂落三秋树叶。 3.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打印社广告:“不打不相识。” ②裘皮大衣厂广告:“该大衣唯一的缺点是,将使您不得不忍痛扔掉以前购买的毛线衣。” ③皮鞋油广告:“××牌皮鞋油,为足下添光。” ④儿童牙膏广告:“我叫小白兔,小朋友喜欢我,请到百货商店来找我。” A.反复  反衬  拟人  夸张 B.双关  反衬  双关  拟人 C.双关  拟人  比喻  比喻 D.反复  反衬  拟人  比喻 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凸显了诗仙李白的逼人才气和对盛唐诗歌的巨大影响。 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看人不能被美化了的假象迷惑,要看他们的气节、品质。 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白洋淀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D.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志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拓展训练 班级 姓名 得分 1.下面的句子都是同学们在日常习作中对“父亲”的描写,请判断他们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父亲是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里,默默开垦自己的一片土地,从不抱怨。 ②父亲一生保守,视新思想为毒蛇猛兽,他对这些迷失人心志的东西从来都是避而远之。 ③父亲出身贫寒,祖祖辈辈都是布衣短褐,除了躬耕桑麻,实在不知还能干些什么。 ④每到傍晚,那杆烟枪就开始了与父亲的交谈,在“咕噜咕噜”的吞云吐雾间,解读着父亲的内心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