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辑】20世纪中国社会史的人类学研究——庄孔韶《银翅》笔谈.pdf

【可编辑】20世纪中国社会史的人类学研究——庄孔韶《银翅》笔谈.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编辑】20世纪中国社会史的人类学研究——庄孔韶《银翅》笔谈

广西民族研究 2003年第2期(总第72期) 20世纪中国社会史的人类学研究 — 庄孔韶《银翅》笔谈‘ 周 }11等 【摘 要I(银翅》是庄孔韶“不浪费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生成之作,走人奥学研究领城的新成 果,是中国后现代主义人类学的先行之品;《银翅》在内客和方法上拓展了《金1),是对《金翅》的传 承和突破;《银翅》足对中国文化的深度描述和国外相关研究的回应,是人类学社会史研究的补白,它 的本土研究理论和对人奥学表迷方法的创新等,是对中国人奥学发展的贡肤。 【关键词」(银翅》;人奥学;中国社会史 【作 者1周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创研究员,民族学博士。沈京,100081 【中圈分类号]0912. 4 [文献标识码IA [文章编号l 1004一454X (2003)位一0012一010 一、《银翅》对《金翼》的传承与突破 《金又》写作距今已逾半个世纪.期间社会沧桑与人事迁移,黄村所在的县镇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人类学如何提供新的乡土民族志并发现进一步的解释性理论和方法呢?这是笔者重访金其黄村时经常思 考的问题(庄孔韶《银翅》.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页1) 潘守永:有两类人类学的作品可以传之久远。一是以系统、丰富而翔实的资料见长的民族志类作 品,二是有创新的理论性作品。两类著述各有所长,而二者兼胜的佳作(既有系统完备的民族志资料, 又有重要理论建树的作品)则可成为不朽的经典。 前者重于观察、纪录和描述,意在由田野研究建立“文化的实录”,奠定了民族志资料系统化的基 础,民族志所记录的内容可以被反复思考和使用,使文化重建(culturalconstruction)和区域比较成为 可能,由此发展出诸多理论和田野研究的方法,而且不管你是赞同,抑或反对,都必须首先回到田野 ……后者长于理论模式与思考,其探寻的空间不局限于民族志材料本身,其影响也常常超出人类学的范 围。况且,扎实的田野工作、翔实的民族志记述固然是人类学赖以存在的“原点”,但纯粹的民族志作 品未免缺少了灵魂而给人以琐碎之感,并且分析的构架藉要不断更新。因此,理论追求总是人类学家的 一个较高目标。 愧翅》在细致的田野民族志和理论创新两个方面都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作者在田野地点度过了 400多个日日夜夜,访问的人物包括县级领导、基层干部、乡村文人、手工业者、农民、个体户等四百 余人。在文献研究和写作阶段,从制定访问和研究计划到该书的出版,前后刚好经过了十个春秋。 ·庄孔韶著傲翅一一侧金具的本土研究续筒:1920-1991)年中国的地方文化与社会变迁),台湾桂冠书局.1996年第一版:北京三 联书店,20p)年简休字版。参加此次笔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周悦博士、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张华志博士,中国人民 大学杜会学系教授胡鸿保博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张小军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IN教授潘守永博士,日本京都大学法学 院拢田未博士,早稻田大学中国历史专业名久井缓(lvnxulnre)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匆教授石蜂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 蓝林友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张有春.中国人民大学杜会学硕士蒋静。笔谈由周私博士整理、编辑。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张华志:庄孔韶教授通过他的导师林耀华先生和林先生的(金翼》,认识了福建乡镇社会的过去。 几年后,他和人类学界另几位颇有建树的学者一起,在中国人类学界发起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行动,即开 始对有影响的前辈人类学家的重要调研点进行追踪研究,以发现社会文化的新的变迁过程;庄孔韶自己 则从林先生《金翼》所写其家乡福建黄村开始,深人地进人了中国汉人社会与地方文化变迁的研究之 中。 蓝林友:《银翅》作者以阅读林耀华先生的《金翼》为契机,从1984年起,由民族学研究转向汉人 社会的人类学研究(1983年在北京大兴县留民营的汉人社会调查是一个前奏!)。这是中国人类学研究 范式的大转换,也可以说,这是对以费孝通、林耀华为代表的中国人类学研究传统的衔接。这标志着一 种新局面的开始。原先,海外人类学者从事中国人类学研究时,也主要研究汉人社会,研究范式的转换 则有利于国际人类学界同行的学术交流,开始了共同的学术对话结束了以往中国大陆民族学研究中普遍 存在的自言自语的不正常局面。 周涨:它与以往和现时的多数追踪性研究的不同在于,人类学先人与同辈大都是对自己的调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