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金属有机化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学]金属有机化学.ppt

Dewar-Chatt Analysis 2. C=C bond, π-acceptor 3.σ-complex π-donors: Ligands with lone pair(OR, X, NR2, can act as π-donor Homework 2. Why CO is a better pi-acceptor than C=C? 3.The reaction happens spontaneously, why? 金属有机化学 朱钢国 浙江师范大学 What’s Organometallics Chemitry?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金属有机 碳(氢)-金属键的形成和反应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1 for chirally catalysed hydrogenation reactions William S. Knowles Ryoji Noyori K. Barry Sharpless 基于金属有机化学的化学工艺 (1) 钯催化的从乙烯出发合成乙醛(Wacker process) (2) 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 (3) Rh催化的烯烃氢化; (4) 美国孟山都公司Rh催化从MeOH和CO出发制备醋酸的工艺 (5) 联合碳化公司的Rh催化的氢甲酰化生产醛的工艺; (6) 孟山都公司从合成气出发合成乙二醇的生产流程; (7) DuPont公司的尼龙-66前体合成工艺; (8) BASF、Rohm Haas公司的丙烯酸酯生产工艺; (9) 日本高沙香料公司的薄荷醇的不对称合成 (10) 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技术在药物合成工业的实际应用 第一章 第一节 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1919年,法国H. Hein CrCl3 + PhMgBr ? Ph2Cr 当时其成键性质,特点引起广泛讨论,直到1954 年Zeiss阐明其结构是夹心型的?-芳烃络合物。 1925年,Fischer-Tropsch反应的发现 1936年,该反应在法国得到工业化,南非汽油的 一半量通过该法生产。 1951年发现二茂铁: 合成(P. L. Pauson, T. J. Kealy of Duquesene University) Nature 1951, 168, 1039. 1952: S. A. Miller et al. at British Oxygen Co. (already has this compound for three year) J. Chem. Soc. 1952, 632. 1952: R. B. Woodward, G. Wilkinson (Harvard Univ) E. O. Fischer (Univ. Munich) ferrocene structure based on physical measurement fell short of proof Shortly after: X-ray (Penn. State College and Oxford Univ.) C EN News 2001, Dec. 3, P. 37 烯烃-金属键理论 Dewar (1951):Bull. Soc. Chim. France Chatt, Duncanson (1953): J. Chem. Soc. 用于说明Zeise’s salt 的结构 影响Hoechst-Wacker proces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t Berkeley ACS Organometallic Award (1986 ) NAS, AAAS 1984 第二节 一些配位化学的基本知识 Formal Charge of the following complex (Ph3P)3RhCl [(t-Bu)3P]2Pd CoCl2.6H2O PhPd(PPh3)2Cl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