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伊川一高2012 2013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VIP

河南省伊川一高2012 2013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川一高2012-201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1.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当 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 也。”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初统治者实行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 2.《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 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则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道德规范 B. 宗法关系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 3.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心担心无法依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4.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汉朝的组织者以灵活的手腕避免前代的过于极端,他们所采取的政策,基本上是‘进三步退两步’,以几十年的经营构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而成为中国整个帝制时期的楷模。”下列措施中,不能成为“帝制时期楷模”的是 A.颁布推恩令 B.儒法并用 C.郡国并行制 D.形成内朝削弱相权 5.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A.十分重视门下省职能的发挥 B.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体制的重要性 6.元代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扩大统治区域 B.加强专制皇权 C.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D.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7.《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宗族宗法制度的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由此可见,族田义庄 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的权力纷争 B.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C.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 D.阻碍了田庄经济的发展11.(2012·南京模拟)下面是高三文科某学生在一轮复习时归纳出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意图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 朝代 西汉初期 唐朝中叶 唐朝末年 表现 七国之乱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原因 分封诸侯 节度使权力过重 内轻外重 影响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 后患无穷,由盛转衰 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 教训 你认为最佳的“教训”应当是(  ) A.国家是否统一往往决定于皇帝的素质B.必须削弱地方政权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 C.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D.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 2.(2012·永州模拟)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还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 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3.(2012·宿迁模拟)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说:“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  ) 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 4.《汉书·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大漠天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