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语文(云南):专题限时集训满分作文突破第五部分满分作文突破.docVIP

2016届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语文(云南):专题限时集训满分作文突破第五部分满分作文突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语文(云南):专题限时集训满分作文突破第五部分满分作文突破.doc

第五部分 满分作文突破 专题限时集训53 云南中考满分作文示例(命题作文) 1.(2015云南中考)十五六岁的我们正值人生的花季,一路走来,有许多的人、事、物、景、情,值得我们回味、思索、感动…… 请以“走在花季”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满分作文】 走在花季 云南省一考生 白云苍狗,世事无常,俯仰之间已过了15个春夏秋冬。 花谢花开,春去秋来,世间的一切都在无休止地变幻着。而那一块小小的酥糖却凝聚了我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不曾褪色。 爷爷爱吃酥糖,他说工作累了的时候嘴里塞一颗酥糖便可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爷爷对酥糖情有独钟,可是他却从不会独自专享。 每次我回老家,爷爷总是笑呵呵地走到我跟前,“囡囡,你看我手里拿的什么?”我急着伸出头向他背后看去,他又总躲着。等我急了,他才神秘地从背后掏出一个纸包:“看,着急了不是?不要急,不要急。”然后,他慢慢地把左手从背后移过来,举得高高的,再慢慢放下来,然后将手里的纸包掂了掂,再用布满老茧的右手细心地撕开纸包。 “哇,酥糖!”我尖叫起来。爷爷把酥糖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轻轻地塞进我的嘴巴。 “小馋猫,好吃吧?”他喜欢吃却更爱看着我吃。在我任性胡闹、伤心委屈的时候,爷爷总拿酥糖来哄我,这样一块小小的酥糖寄予了他对孙女满满的疼爱。 也是这样一块小小的酥糖,牵扯着我对爷爷道不尽的思念。 我喜欢夏天停电时爷爷牵着我的手去场地乘凉看星星,喜欢在知了声不停的夜晚听着爷爷讲儿时的战争险事,喜欢看着月辉下爷爷用带着乡气的普通话为我描述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 如今,知了依旧在夏夜嚣叫,只是哀鸣渐重代替了记忆中的欢快;月亮依旧光艳照人,只是添了几分清冷…… 所有的一切依旧在进行,只是爷爷不在我的身边。物是人非,转眼之间,这段美好的时光只能定格在记忆之中。 年华消逝,往昔不在,我虽长大,却还是习惯买一大袋一大袋的酥糖,咀嚼着它们,想起爷爷,想起我们共度的那段时光。 花季里,这段时光,成了我记忆中最美好的一刻。花儿仍然谢了又开,春夏秋冬还在继续不停地轮回,我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却不再变化。 【名师点评】 本文是一篇洋溢着亲情之爱和家的温馨的考场优秀记叙文。 文章从“酥糖”引出,详写爱吃酥糖的爷爷给“我”吃酥糖的生活片段。对话描写、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刻画出一个怜爱孙女、和蔼慈祥的老人形象。文章还略写了“牵扯着我对爷爷道不尽的思念”的几个片段:乘凉看星星、讲故事等。有详有略的安排,内容显得充实而具体。最后,总结全文,回应开头,首尾圆合,结构非常完整。 2.(2015昆明中考)请以“语文课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满分作文】 语文课上 昆明一考生 听雨时,是最能让我头脑清晰的时刻,也是最能让我心事如潮的时刻。 ——题记 又是夏雨倾盆的时节,总喜欢隔窗听雨。从前不懂得聆听,是因为不曾懂得语文之美,而今,在语文课上,我将词赋诗曲如雨般聆听。语文课不只有写作、词语的解释,更有一种情怀、一种情结、一种精神的升华。 我喜欢把上语文课比作听雨,因为语文如雨一般荡涤人心。 听!“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如万马奔腾般的雨声是冷漠的外表下一颗炽热的心。听!“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如和煦春风般的雨声。听!“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如尘咏悲叹般的雨声。听!“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如悠悠羌管般的雨声。听!“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如绝尘回响般的雨声…… 真像雨声啊!语文课上的词赋诗曲如雨般成了修饰感情、寄托心声的使者,让他俘获人的内心,肆意渲染。唯有语文能够承担起那份感恩,那份执着。 雨雾朦胧,让人恍若走进了曾经。去聆听那天外之音——“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去观赏那长安秀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去体会那沙场悲凉——“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我感到语文课如一阵雨,每当下课,却总有一种从雨给我带来的幻梦中惊醒的畅快和怅然若失的沧桑。 在语文课上,曾学过一曲词,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这是语文在告诉我们:人生境遇不同,看到的听到的景象也各异。 顿时,狂风起,雷电吼,大雨下,我感受到了语文的生命。狂风告诉我,“君子当行如风”;雷电告诉我,“君子说话掷地有声”;大雨告诉我,“人活得当淋漓尽致”。 一切又归入平静。窗外,大雨依然,风景仍旧,多的只是心灵的喘息,岁月的回响和灵魂的升华。 语文课上,书声依旧,雨声悠远…… 【名师点评】 (1)构思新颖,妙趣横生。考生将上语文课比作听雨,源自语文课的无穷魅力,也缘于语文课和雨声的许多相通之处:有声、有形、有感。基于两者众多的相似之处,考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anglipo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