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帝内经】骨空论
素问·骨空论 题解 骨空,即骨孔。指周身骨节之孔穴,是经气出入之处,骨骼赖以滋养之所。篇中列举了几种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其取穴皆在骨空,故名。马莳:“骨必有空,空即穴也,故名篇。” 目的要求 加深对冲、任、督等脉的循行、功能的理解。 了解针刺风病的具体方法。 了解水腧五十七穴。 了解寒热灸法。 一、针治风病的具体方法 风病(表证)的治疗原则 病因:“风为百病之始”,“风从外入”-风邪 病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 主症: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等 治法: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随症取穴,取风府穴等 二、冲、任、督脉的循行及证治 任脉 循行部位:起于中极之下(胞宫)-毛际曲骨-关元-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主症:男-七疝,女-带下瘕聚 冲脉 循行部位:起于(胞宫-出)气街-与足少阴并行-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主症:逆气里急(类似奔豚气) 督脉 循行部位:起于少腹以下(胞宫)-出横骨中央-女子入系阴廷(男子循阴器至篡)-会阴 别络-绕臀至足少阴-上合足太阳之中行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 别络-与足太阳起于目内眥-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沿肩夹脊抵腰中-入膂络肾 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上贯心入喉-上颐绕唇-上系两目下中央 主症:冲疝,脊强反折,女子不孕,癃痔,遗尿,咽干 治疗:轻者在脊背取穴,重者在脐下之任脉取穴 关于督脉的循行路线 至今仍有两种不同认识: “自上而下行”:见于《素问·骨空论》,《灵枢·营气》和近代个别医家。 “自下而上行”:见于《难经》、《甲乙经》、《类经》《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等。近代医家根据以上医著认为,冲、任、督名异而体同,皆起于胞中,一源三歧,任脉行于身前正中,督脉行于身背正中,均自下而上行,似已成定论。 三、水腧五十七穴 骨空有五十七穴可以治水,可与《素问·水热穴论》、《素问·气穴论》互参。 文中论及扁骨 “有渗理腠,无髓孔,易髓无空”,即扁骨无骨空,与现代解剖吻合。这种求实精神,难能可贵。 四、寒热灸法 讨论了鼠瘘、犬伤、伤食三种寒热病的针灸方法和应取穴位。 关于寒热病因 对于寒热为何种病所致,历代医家有争议:张介宾认为是虚劳病的寒热,高士宗和张志聪认为是鼠瘘的寒热,王冰未论及,马莳含糊其词。观前后文,以高、张二氏为是。因本篇前文有“鼠瘘寒热”,后面所述只提“寒热”应是省笔;张志聪注:“鼠瘘之本,在于水脏,其病出于三阳颈项之间。”故取穴多属足三阳经,符合循经取穴原则。而验之临床,鼠瘘发病之前,多有肺肾两虚的虚劳病史,治疗可用灸法。初期亦可用火针治疗。 关于“以年为壮数” 历代注释不一,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 以病人的年龄大小数作为施灸的壮数,如马莳注:“以年为壮数,如十岁灸十壮谓之。” 以病人患病的长短年数作为施灸的壮数,如高士宗注:“以年为壮数,计其结核初起之年,以年数多少为灸之壮数。” 以病人的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病情的轻重、病程长短,作为施灸的壮数,如丹波元简注:“《千金方》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者减半。” 以上注释,以丹波元简所言较为公允。临床施灸时,提示我们医生应因人因病辨证施灸,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课后思考题 1、根据原文,试述风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针治方法。 2、督、任、冲脉的循行部位和病症。 3、如何理解“以年为壮数”?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