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城隧道风险评估报告(铁路)0911
新建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
白城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四局集团蒙华铁路三标二工区
二O一五年九月八日
概 述
为进一步加强我工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深入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控重大风险源,认真解决突出问题,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把安全生产法规和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广大参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现对我标段桥梁和隧道施工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安全风险评估,以完善预案、预警、预控的安全管理措施,实现项目安全风险意识提升、施工安全措施到位、施工安全风险受控的目标。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1 -
二、隧道概况 - 1 -
三、风险评估程序和风险评估方法 - 4 -
1、风险评估程序 - 4 -
2、风险评估人员及方法 - 7 -
2.3风险评估方法 - 7 -
3、风险分级及接受标准 - 7 -
四、风险评估内容 - 10 -
1、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标 - 10 -
2、风险因素评估 - 10 -
3、风险产生原因 - 10 -
4、风险评估记录 - 12 -
五、风险对策措施及建议 - 12 -
(一)、风险对策措施 - 12 -
(二)、建议 - 16 -
六、风险评估结论 - 17 -
七、附件及附录 - 17 -
白城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报告
一、编制依据
1、铁道部文件《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铁建设[2007]102号)有关要求;
2、铁道部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10]171号)有关要求;
3、铁道部文件《关于铁路高风险隧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工管质[2011]36号)有关要求;
4、《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5、《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179号);
6、《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8、蒙西华中铁路MHTJ-3标投标文件;
9、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白城隧道相关设计图纸、地勘报告资料等;
10、蒙西华中铁路MHTJ-3标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1、蒙华铁路蒙陕段MHTJ2-10标段设计技术管理交底会。
二、隧道概况
1、地理位置及工程范围
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MHTJ-3标段白城隧道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海则滩镇境内,西起熊家峁,东至石干沟,其北侧为萝莉窑子,南侧为东敖包疙瘩。隧道起讫里程DK206+365~DK209+710,全长3.345km,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为81.05m
2、地形地貌概况
白城隧道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地貌属于黄土剥蚀丘陵,地形起伏较大,高差约81m,地表局部分布风积固定沙丘,植被发育一般,多为沙,沙柳、沙篙等草本灌木植物及沙地杨、旱柳等乔木。隧道进出口自然坡度2°~4°。
3、地质情况
(1)地层岩性
隧道区域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风积粉砂、细砂,上更新统风积砂质新黄土。地层岩性、特征、厚度分布情况有新到老描述如下:
①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
隧道区范围内填筑土为包茂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土,成分为粉砂、细砂、石子等。DK207+143.5下穿包茂高速公路,埋深约37.29m。
②第四系全新统风积层
粉砂:褐黄色、黄褐色,松散~密实,稍湿,矿物陈芬以石英、长石为主,层厚0~27m,主要分布范围(DK209+350~DK209+870)。
细砂:黄褐色、松散、稍湿,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层厚0~5.3m,主要分布范围(DK206+070~DK207+320)。
③第四系上更新统分积层
砂质新黄土:黄褐色、褐黄色,稍密~密实,稍湿,局部含黑色铁锰质结核,厚度3.8~85m。在隧道区域内广泛分布,分布于洞身DK206+265~DK209+370段及DK209+585~DK209+770段。稍密的砂质新黄土具湿陷性,分布于进口DK206+265~DK206+785段及出口DK209+250~DK209+755段。
(2)地质构造
白城隧道地处中期准地台陕甘宁台坳伊陕斜坡区西部。总体上为一倾向西~西北的单斜构造,区内地质构造相对简单,褶皱和断裂不发育,区域上无大的构造活动,无大型褶皱和断层。
4、特殊地质
在隧道DK206+265~DK206+550地表分布松散的细砂,极易发生浅层滑坡及大面积坍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