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 第7章——建筑防雷及接地系统.ppt

建筑电气 第7章——建筑防雷及接地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电气 第7章——建筑防雷及接地系统

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一般为2.5m,其顶距地面0.6~0.7m,相距5m。 水平及垂直接地体应离建筑物外墙、出入口、人行道不小于3m,否则: 1)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不应小于1m; 2)水平接地体局部应包绝缘物,可采用50~80mm厚的沥青层; 3)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体上面敷设 50~80mm厚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体2m。 7.4.2 接地的类型和作用 TN-C系统通常应用于三相负荷比较平衡,且单相负荷容量比较小的工厂、车间的供配电系统中,民用建筑中禁止使用。 TN-S系统通常应用于环境条件较差、对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及设备对电磁干扰要求较严格的场合,也可应用于民用建筑。 TN-C-S系统常用于配电系统末端环境条件较差或有数据处理等设备的场所,民用建筑也常常采用这种接地方案。 TT系统由于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都是经各自的PE线分别直接接地的,各自的PE线间无电磁联系,因此也适于对数据处理、精密检测装置供电。同时由于其和TN系统一样也属于三相四线制系统,接用相电压的单相设备也很方便,如果装设灵敏的触电保护装置,也能保证人身安全。 IT系统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三相电压仍维持不变,三相用电设备仍可暂时继续运行,但由于其无故障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至线电压,同时如有第二相短路,就会形成严重的两相接地短路事故。因此该系统必须装设绝缘监测装置或单相接地保护装置。IT系统在我国矿山、冶金等行业应用相对较多,建筑供电应用较少。 7.4.4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电,为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人为地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作金属联接。 保护接地的形式: 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1)、TT系统 (我国过去称作保护接地系统) (2)、TN系统 (我国过去称作保护接零系统) (3)、 IT系统 (仅负荷则接地) 1、保护接地的类型和命名方式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侧中性点接地状态,即: T——表示直接接地; I——表示不接地(或高电阻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负载侧接地状态,即: T——表示电气设备外露导体的接地与系统接地相互独立; N——表示负载侧接地与系统接地直接作电气连接。 2、TN系统的三种型式 1、TN-S系统 (三相五线制) 2、TN-C系统 (三相四线制) 3、TN-C-S系统 (局部三相五线制) 民用建筑禁止采用TN-C系统 3.TT系统 4.IT系统 5.重复接地 在TN系统中为确保公共PE或PEN线安全可靠,除电源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必需在PE或PEN线的下列地方进行必要的重复接地。 电缆或架空线在引入建筑物或车间处。 在架空线的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及沿线每一公里处。 7.5 接地装置与接地电阻 7.5.1 接地装置的设置 7.5.2 接地装置接地电阻 * * 第7章 建筑防雷及 接地系统 7.1过电压 7.1.1 过电压的形式 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 外部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 直击雷击 感应雷击 雷电波侵入 操作过电压 谐振过电压 切断小电感电流 断开小容量负载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间隙性的电弧接地 1.内部过电压 幅值与电网的额定电压成正比,一般不会超过系统正常运行时相对地(单相)额定电压的3~4倍,因此对电气设备或线路的绝缘威胁不是很大 2.雷电过电压 它是大气中带电云块之间或带电云层与地面之间所发生的一种强烈的自然放电现象。有线状、片状和球状等形式 3.雷云放电过程 4.雷电流特性 雷云放电具有很高的电压幅值和 强大的电流幅值。 5.雷电过电压的基本形式 (1)直击雷过电压 (2)感应雷过电压 (3)入侵波过电压 6.雷电的危害 (1)雷电的热效应 (2)雷电的电磁效应 (3)雷电的机械效应 (4)雷电的闪络放电 7.2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分类 7.2.1雷电活动规律 1.雷暴日 多雷区:雷暴日大于40的为多雷区。 少雷区:雷暴日小于15的为多雷区。 2.雷击次数 N=kNgAe 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应按下式确定: 建筑物等效面积Ae,应为其实际平面积向外扩大后的面积。 当建筑物的高H小于100m时 当建筑物的高H大于100m时 3.容易遭受雷击的建筑物及相关因素: (1)建筑群中的高耸建筑物及尖顶建筑物、构筑物,如水塔、宝塔、烟囱及发射台天线等。 (2)空旷地区孤立物,如野外孤立建筑、输电线杆、塔及高大树木等。 (3)建筑物的突出部位,如屋脊、屋角、女儿墙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