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次高三地理双周考试题分析
试卷第 =page 9 9页,总 =sectionpages 10 10页
试卷第 =page 10 10页,总 =sectionpages 10 10页
高三地理第六次双周考试题分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以下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回答下列下面小題。
1.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 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 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2.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多洪涝灾害
B. 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 乙地为季风气候
D. 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3.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A. 棉纺织工业 B. 麻纺织工业 C. 水产品加工业 D. 电子工业
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征,踏上了为期159天、总航程约3万海里的科考征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启程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是
A. 亚洲低亚 B. 亚洲高压
C. 阿留申低压 D. 夏威夷高压
5.此季节,北半球发生断裂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6.考察期间,东亚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7.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反射
B. 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
C. 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 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气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8.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A. 东北信风 B. 盛行西风
C. 夏季风 D. 冬季风
9.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A. 从外地运沙 B. 持续除草
C. 修筑防浪堤 D. 植树种草
10.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中
A. 甲为热带季风气候,成因为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 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丙为温带季风气候,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丁为热带草原气候,成因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交替控制
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西亚和北非等热带地区,虽气候炎热干旱,但是依旧身着宽松的白衣长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常年影响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区的气压带、风带是
A.盛行西风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12.气候炎热干旱,但是依旧身着宽松的白衣长袍的原因不可能是
A.白色对太阳辐射反射强
B.长袍利于汗液大量散发
C.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灼伤
D.减轻风沙对皮肤的伤害
读南亚部分地区地形分布图和该地区某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各题。
13.气候资料所示城市最可能是
A.卡拉齐 B.班加罗尔
C.加尔各答 D.孟买
14.该城市所在自然带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荒漠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5.导致该城市各月份日照时数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昼夜长短 B.海拔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 D.天气状况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6.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用方向是
A. 甲:动力原因 上升 B. 乙:动力原因 上升
C. 甲:热力原因 下沉 D. 乙:热力原因 下沉
17.从气候角度考虑,全年都受到该风带明显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最适宜种植
A. 甘蔗 B. 葡萄 C. 香蕉 D. 牧草
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18.据图可知,
A. 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B. 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C. 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D. 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19.该区域
A. 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 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 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 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20.芒种至小暑期间,
A. 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B. 塔里木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