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__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doc

第30课__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0课__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第九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年) 第30课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德国毁约扩军的具体表现,轴心国集团的建立;了解绥靖政策的背景、《慕尼黑协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教材文本的解析和相应史料的解读,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全局思考问题,辨证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对二战前的国际形势有更客观,全面的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深刻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了解在国际关系中采取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是不可取的。正是这种极端的民族利已主义,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回顾这一教训,对当今调整地区冲突和反恐斗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重难点 1、重点 (1)突破与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冲突 (2)英、法绥靖政策的背景 2、难点: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1929年经济危机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道路总体上分两条,一条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另一条是德、日、意的法西斯道路,世界大战的阴云再次笼罩在人类的上空。今天我们讲第九单元 问题:第九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哪些内容? (1)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2)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3)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其中第30课是”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英、法绥靖政策与法、苏“集体安全”体系都是应对德、日、意法西斯主义的措施,很可惜没有成功,阻止不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步伐。 第九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年) 第30课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破题—— 1、何谓“绥靖”?参见教材p137 2、何谓绥靖政策? (1)定义: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2)表现:参见教材p137 1937年前,绥靖政策表现为听任法西斯国家毁约扩军,之后则表现为纵容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英法美等绥靖主义者,不惜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也有恐战情绪),求得一时苟安,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东引”至苏联,坐收渔利。 (3)实质:纵容法西斯侵略的行为 (4)最大后果: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以及后来的美苏“冷战” (5)直接后果: A、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被出卖,从而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 B、严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给世界带来更大灾难 C、西方大国的“自保政策”最终也损害了自身利益,以至于自食其果。 3、何谓“集体安全”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大战结束后,人们纷纷寻求维护世界和平的途径,以确保自身的安全。于是,集体安全政策成为各国政治家、外交家追求的目标。一次大战后,集体安全体系有两种:国际联盟和法、苏倡导的集体安全体系。但是,过于理想化的国际联盟,随着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七·七事变”,特别是二次大战的爆发而宣告破产;法、苏倡导的集体安全也随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而寿终正寝。这两种集体安全体系的失败促进了二次大战的爆发。 一、德国毁约扩军 1、冲击凡尔赛体系:纳粹政权建立后,对内实施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1)1933年: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 (2)1935年:重建空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撕毁《凡尔赛和约》 (3)1936年:进军莱茵非军事区 2、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日本扩大侵华 (2)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与德国构建轴心国战争体系 (3)德、日、意三国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1936——1937年) 问题:从上面德国毁约扩军和《反共产国际协定》缔结的史实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两个结论? 一是当时国际形势呈现为突破与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冲突。德日意要突破,一战的战胜国要维护。 二是德国的毁约扩军按照希特勒的设想是顺着铸造神剑和寻觅朋友的两步走方针。 1933-1936年是铸造神剑的过程,一共有三步:第一步是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摆脱国际条约的束缚;第二步是重建空军,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第三步是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在完成这三步的过程中,希特勒用了一些手腕:第一,寻求英国的同情,比如指责法国不能按照裁军要求完成任务,所以德国就不得不退出裁军会议;第二,利用时间空档,如周六,这一时期至少有两次是在周六行动的,一个是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另一个是进驻莱茵非军事区。这个时间正好碰上英法政治家到乡间度假,反应时间不够。在这一过程中,寻觅盟友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德意之间还存在奥地利的问题,所以1935年,意大利才会同意与法国和英国签订斯特莱莎协议,包围德国;德日之间也有矛盾,冲突在中国。直到1936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