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商务笔译技巧之翻译的过程
关于翻译的过程 翻译的过程通常包括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 在翻译实践中,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但理解与表达通常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不能截然分开。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同时,也在选择表达方式;在表达的同时,又会进一步加深理解。 1.理解 理解是翻译过程的第一阶段。它既包括对语言现象、文化现象的理解,又包括逻辑关系的理解,对有可能发生歧义的语句要善于分析,进而做出正确判断。例如: The police went out in force to control the crowd. 译文1:警察出动武力去控制人群。 译文2:警察大批出动去控制人群。 译文1对于in force的理解是错误的,in force的意思是in large number。所以译文2是正确的。 Some people swap houses for a holiday. 译文1:有的人以房子换假期。 译文2:有的人异地度假互换房子住。 在英美国家,如果甲到乙住的城市度假,乙到甲住的城市度假,在度假期间,他们可以互换房子住,以节省房租。 译文1的译者缺乏对这个文化背景的了解,故译错了。译文2是正确的。 原文:Do you have a family? 译文1:你有家庭吗? 译文2:你成家了吗? 辨析: 译文1完全照字面搬过来, 译文2将have a family译成“成家了”似乎很贴切,然而两者都是错误的。 family一词指的是“家庭中的成员”不错,但在这个句中是强调指孩子,全句意思是:你有孩子了吗?(重点在于有养育孩子的责任。)英美人所说的family 一般不包括祖辈,也不包括已成婚的子女。 词语理解的问题——对等 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出现的最小语言单位。尽管我们在翻译中要正确传达语篇的总体意思,但在解读文本时,还是常常要从词入手。然而,我们会发现在绝大多数句子中是很难找到英汉完全对应的等值词,因此,词对词的对等翻译,几乎不可能。在多数情况下,英汉语词与词之间是不对等的。 1.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英语中的cousin,privacy,speaker在汉语中就没有完全对等的词,汉语中没有一个既可以指“堂兄弟、堂姐妹”又可以指“表兄弟、表姐妹”的词, privacy译为“隐私、私事、独处”等都不是很确切, speaker译为“议长”,也难以反映speaker作为维护议会权威和秩序的一个独立个人所起的作用。汉语中的“粽子”、“饺子”在英语中也没有对等词,因为这些是中国特有的食品,笼统地译为dumpling并不等值。 2.原语中的概念在目的语中未词化(lexicalized)的词。如英语中的landslide,可以用来形容在大选中获得“占绝对多数的”选票,但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来表达这个概念。 3.原语中词义复杂的词。如在巴西语中arruacao这个词的意思是:“清理咖啡树下的垃圾并把它堆在树行间,以便于在收获时把落在树下的咖啡豆收起。”这样复杂的意思在许多语言中是找不到对等词的。 4.原语和目的语有不同的词义区别。如汉语指人的性别用“男性、女性”,指动物的性别用“雄性、雌性”。英语没有这样的区别,都用male,female。 5.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上义词。如汉语中的“酒”,就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上义词,英语中的wine在多数情况下是指“葡萄酒”,white wine是指“白葡萄酒”,red wine是指“红葡萄酒”,liquor或spirits可用来指汉语中的“白酒”,beer是“啤酒”,Guinness是“黑啤酒”,但在英语中就很难找到统称这些酒的词。中国人讲“喝酒”,这个“酒”就是统称各种酒。 6.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下义词。如英语中上义词 jump 有许多下义词:leap,vault,spring,bounce,dive,clear,plunge,plummet,而在汉语中“跳”就没有这么多对应的下义词。 7.方位和人际视角不同。如汉语的“借”在英语中就有两个不同的词,向别人借是borrow,把东西借给别人是lend。汉语则只用一个“借”字。 8.表达意义不同。如汉语中“宣传”并没有不好的意思,在英语中propaganda就有不好的表达意思。根据《柯林斯伯明翰大学国际语料库》,propaganda是“usually used showing disapproval”,常用“贬义”。 因此,表达意义的不同,也造成不对等。 9.词形不同。由于原语中特殊的构词形式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的形式,翻译时只好用解释的办法。如英语中的后缀-ish——boyish,greenish在汉语里只能译成“孩子气的”,“呈绿色的”。 10. 原语中使用外来词。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