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讲宋代美术课件
第十一讲宋辽金元美术 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美术 宋元美术的基本特征 一、宫廷绘画达到鼎盛繁荣。 二、文人画形成潮流。 三、通俗艺术勃兴。 中国美术形成了完整而成熟的格局体系。 一、宋代花鸟画艺术P204 1、宋代宫廷院体花鸟画 宋徽宗赵佶、黄居寀、崔白 2、宋代文人花鸟画 代表画家苏轼、文同等 北宋花鸟画家——宋徽宗赵佶 赵佶(1082-1136)即宋徽宗。宋代皇帝,画家。为帝时不励精图治,惟穷土木,崇奉道教,任用蔡京、梁师成、李彦、童贯、朱? 、王辅等,时称六贼。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十一月,金兵攻进教城汴梁,赵佶、赵桓、以及赵氏宗族、亲属等三千多人,都做了金人的俘虏。后死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 赵佶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一个亡国之君,但在艺术上是有作为的,他对于宋代画院的建设和院体画的发展,对于书画艺术的提倡和创作,以及对于古代艺术的整理与保存,是有突出贡献的。他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 芙蓉锦鸡图? ?赵佶 此图所画锦鸡,飞临于疏落的芙蓉花枝梢上,转颈回顾,翘首望着一对流连彩蝶翩翩舞飞。 画上有徽宗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翳。”其诗意之旨归,尽在画意中。 状物工丽,神情逼肖。锦鸡之神态,全身毛羽设色鲜丽,曲尽其妙,俱为活笔。芙蓉枝叶之俯仰偃斜,精妙入微,每一片叶均不相重,各具姿态,而轻重高下之质感,耐人寻味。图下几枝菊花斜插而出,增添了构图之错综复杂感,渲染了金秋之气氛,衬托出全图位置高下,造成全图气势上贯。芙蓉斜刺向上,使观者凝神于飞舞之双蝶。用笔之精娴熟练,双钩设色之细致入微,空间分割之自然天成,均足以代表北宋宣和间院体画的水平。 柳鸦芦雁图 瑞鹤图??赵佶 《听琴图》 《江山归棹图》 书法:瘦金体 诗翰和千字文 画论:《宣和画谱》 《宣和画谱》中国画著录书,无著者姓名,可能为诸家集体编写。共20卷,分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兽禽、花鸟、墨竹、蔬果等10门。 他在整理和保存古代艺术遗产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授意编成的《宣和睿览集》共100帙,分14门,总数达1500件作品。《宣和画谱》20卷,收入6396件作品。 翰林图画院与国子监“画学” 北宋翰林图画院成立于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宋会要辑稿·职官》记载:待招等旧无定员,今待诏三人,艺学六人,袛侯四人,学生四十人为额。”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另设“画学” 隶国子监,置博士,设馆招生,为翰林图画院之外的专门绘画学校设置。 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桂林: 广西美术出版社,P90 宋代文人士大夫绘画 苏轼与宋代文人画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 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晢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 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 苏轼《寒食贴》 苏轼⑴写物之功在于传神: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 ⑵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3)首次提出“士人画”概念 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 ——《又跋汉杰画山》 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 谢樊笼。吾观二子皆神骏,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苏诗补注》卷四 胸有成竹——文与可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石室先生,又号笑笑先生,四川梓潼人。曾官司封员外郎、秘阁校理。又受命守湖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