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美术鉴赏第十三课
* 埃菲尔铁塔(1889年) 埃菲尔(法国) 1889年,法国政府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筹备了一个大型博览会,并计划在巴黎建造一座纪念性建筑。经过公开招标,桥梁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所设计的有300米高的透空铁塔方案从100多个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铁塔自建立到建成后一直不断有反对的声音,甚至许多政治家和名人都对它表示反对,他们联名上书,称它是一座“俗不可耐的、可憎的阴影,乱七八糟的高塔”,因而要求拆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要求拆除的声音逐渐平息,但后来法国政府又在考虑拆除铁塔,以便用它的铁建造工厂。直到1964年此塔才被列为不得拆除的历史遗迹,并制定了修缮计划。此塔的管理公司负责人说:“铁塔不单是一座吸引游人的纪念碑,也绝不只是一架把人送上高空的机器,铁塔是铁器时代的象征……它是用这种足以体现人对物质控制力量的原料制成的。” 的确,此塔比埃及金字塔还要高出一倍,但却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建造成功,它标志着现代建造工艺、材料和技术的确立,是新时代的象征。从美学上说,此塔底部是四个半圆形拱,造型上既稳定又富有变化,形成一种节奏感。其上部挺拔直立,直插云霄。每当日落时分,晚霞晖映中的铁塔轻盈而矫健,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如今,它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了。 亚威农少女(油画,245厘米×235厘米,1907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毕加索(西班牙)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一位图画教师的儿子,由于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自小就显露出绘画天分,在巴塞罗那艺术学校中颇有神童之风。19岁时他来到巴黎,在那里他通常画一些以乞丐、流浪者、江湖艺人和马戏艺人等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为表现主义者所喜爱。但是他显然没有得到满足,于是开始研究原始艺术。毕加索从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高更(Pual Gauguin,1848—1903)的作品中学到怎样用几个简单的要素去构成一张面孔或一个物体的图像。但这跟较早的艺术家使用的简化视觉印象的方法有些不同(较早的艺术家是把自然的形状简化为平面图案,这种平面图案给人以平面感,缺乏立体感)。有没有办法既能避免这种平面性,又能使简单物体的图画不失去立体感和深度感?正是这个问题引导着毕加索返回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的作品。 大约在1906年末,毕加索开始了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作品的创作,这件作品是他的经验总结,并且标志着他未来的活动朝现代派方向发展的开端。这部作品就是《亚威农少女》。亚威农(AVIGNON)是巴塞罗那一条妓女街的名称,这幅画就是他根据那一段生活的积累酝酿而作成的。所以有人说,巴塞罗那的妓院是毕加索学美术的第一个课堂。画中呈现五个少女,或坐或站,搔首弄姿,前面小方凳上有一捧葡萄和其他水果。人物扭曲变形到几乎难以辨认,完全没有所谓体积和质感的表现,只有被粗硬的直线和微曲的弧线以及色面切割成的画面,人们只能从中依稀认出五个女人体的存在。促成这一转变的是他接受了非洲原始木雕的影响。而正是这件作品标志着立体主义的产生。 波菊尼(Umberto Boccioni,1882—1926)原在巴拉的画室学习,最初是从巴拉学习点彩派的画法,自接触了未来派的理论家和领导人马里内蒂之后就接受了他的理论,并最早把这种理论运用到绘画中。1910年,波菊尼参加了《未来派绘画技巧宣言》的起草工作,把他的思想结合到了宣言之中。这幅《骚动的城市》就典型地反映了他对未来派理论的诠释。用他的话说,这幅作品表现了“劳动、光线和运动的伟大综合”。在画面的前 景出现了一匹巨大 的跃动的马,占据了大半个画面,它 在城市中横冲直撞、左冲右突,几乎把 整个城市搅动起来,使之处于骚动 之中。这匹烈马在这里具有象征意味 ,它象征着现代技术化的工业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