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微生物遗传学绪论 课件
接种预防 巴斯德根据人类种牛痘可预防天花的现象,总结出接种免疫原理:接种什么病菌,就可以防治该病菌所引起的疾病。 巴斯德重新回到炭疽病的防治研究上来。他将自己提纯出来的炭疽病菌放在温热的鸡汤里培养,这样可以使病菌的毒性更快地减弱。在最终培养出毒性极弱的疫苗。 Koch证明了炭疽病由炭疽杆菌引起 1882,发现结核杆菌 1883,首次发表Koch法则。 其他重要研究 1928年肺炎双球菌中的转化现象被发现。 30年代中酵母菌、脉孢菌是进行系统的遗传学研究的仅有的微生物,研究的内容基本只限于基因重组和定位。 总之,40年代以前的微生物遗传学的研究是不系统的、局限的。 40年代前大量的微生物遗传变异现象的观察,及酵母菌和脉孢菌中的经典遗传学研究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高等动物和植物的遗传学研究中也逐渐认识到研究基因的作用机制这一类问题时有必要采用微生物作为研究材料。 40年代初期抗生素工业的兴起给微生物遗传学研究以很大的推动力。 2 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0年代主要有5个方面的工作促使微生物遗传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脉孢菌中营养缺陷型的发现 (2)细菌的抗性突变的证实 (3)细菌基因重组的发现 (4)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的鉴定 (5)噬菌体遗传学研究的开展 (1)脉孢菌中营养缺陷型的发现 40年代前已发现X射线能诱发霉菌细胞的突变。 研究果蝇基因作用机制的遗传学家比德尔(G.W.Beadle)和生物化学家塔特姆(E.L.Tatum)用X射线处理脉孢菌的分生孢子,得到预期的营养缺陷型。 营养缺陷型——因突变而丧失产生某种生物合成酶的能力,并因而成为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类型。 研究营养缺陷型的重要意义 ①为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lys- ②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假设; ③利用营养缺陷型探索代谢途径的原理在遗传学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④除研究基因的原初功能外,还被应用于研究基因结构和基因突变; ⑤应用营养缺陷作为标记,发现了细菌接合。 (2)细菌的抗性突变的证实 1943年以前对于细菌的抗性是否来源于基因突变已有许多讨论,但缺乏严密的实验论证。 1943年卢里亚(S.E.Luria)和物理学家德尔布吕克(M.Delbruck)用严密的实验证实细菌的抗性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使人们认识到可能所有的生物都有着基本相同的遗传变异规律。 严密的实验方法开始被应用到微生物遗传学领域。 抗性突变型——因突变而产生了对某种化学药物或致死物理因子的抗性 抗性突变的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各种抗性是由其环境(指其中所含的抵抗对象)诱发出来的,突变的原因和突变的性状间是相对应的,并认为这就是“定向变异”,也有人称它为“驯化”或“驯养”。 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基因突变是自发的,且与环境是不相对的。由于其中有自发突变、诱发突变、诱变剂与选择条件等多种因素错综在一起,所以难以探究问题的实质。 从1943年起,经过几个严密而巧妙的实验设计,主要攻克了检出在接触抗性因子前已产生的自发突变株的难题,终于解决了这场纷争。 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证明 变量试验 涂布试验 平板影印培养试验 大肠杆菌稀释培养物 10 ml 10 ml (培养前先分成50小管) (在同一个大管中作整体培养) 3 7 1 4 4 3 5 抗噬菌体菌落数 抗噬菌体菌落数 变量试验 甲管 乙管 噬菌体起淘汰原始未突变株和鉴别抗噬菌体突变株的作用。 (10mL) (10mL) 1943年,S. E. Luria 和M. Delbrück 根据统计学原理设计。 加入噬菌体 (3)细菌基因重组的发现 细菌能否通过有性生殖而导致基因重组这一问题早在20年代便曾有人提出并企图用实验解答。可是由于方法的局限而得不到应有的结果。 应用细菌的营养缺陷型为材料,在1946-1947年莱德伯格(J.Lederberg)和泰特姆报道了大肠杆菌中的基因重组。 1946年,J.Lederberg的大肠杆菌杂交试验: 材料: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K12菌株的两个营养缺陷型品系: 菌株A—甲硫氨酸缺陷型met-和生物素缺陷型bio-; 菌株B—苏氨酸缺陷型thr-和亮氨酸缺陷型leu-。 方法:将A、B两菌株混和,在基本培养基(固体)上涂布培养。 结果:平板上长出原养型菌落(++++)。 A品系:met- bio- l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动叉车安全风险点告知牌.docx VIP
- AQL抽样标准培训.pptx VIP
- 2025广东中山市东凤镇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网维护人员招聘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家具设计与工艺ppt-板式家具结构与生产工艺.pdf VIP
- 2025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招聘10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pdf VIP
- 初中数学常用二级结论知识点总结.doc VIP
- 我的师德小故事 .docx VIP
- 主要股东或出资人信息及投标人基本情况表模板.docx VIP
- 新型独脚金内酯类似物的结构设计、合成及对水稻生长调控的多维度探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