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上册课时同步检测12.doc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五)
模块综合检测(B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1~3题。文化不是无根之木而是流动的历史这种流动性往往来自“现代”对“古代”的重新定义与重新解释。从世纪到19世纪西方文化的不断创新正是通过不断返回自己的古典文化传统通过古今对话来变革政治理念、调整经济政策、重新平衡政治秩序最终使得自己不断开出新意、发展壮大。面对西方文化带来的现代性压力各大古老文明都面临痛苦的现代化转型的任务不仅仅来自政治和经济上的竞争压力还有来自伦理和价值层面的挑战:各大古老文明如何面对自身的传统?当代视西方文化为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不止一次遇到过必须重新解释传统、重新解读经典的问题。魏晋南北朝以重新解释传统不仅体现在对经典的重新解释中也体现在制度设计上。明中叶以后商业贸易勃兴中美洲白银通过贸易不断向中国流动白银资本发达土地兼并加快很多农民1536),大学士夏言上书请求开放民间祭祖改变了“礼不下庶人”的惯例。“礼”向老百姓开放在实际生活中形成了围绕祠堂建立大家族的经济共同体用祠田等来维持共同体抵御商品经济冲击和流民化的趋势。依靠宗族的力量办学校、修路、兴建小型水利、供养鳏寡孤独。事实上这是推动以宗族为中心的地方共同体建设也可称之为明代的“社会建设”。中国的历史实践表明对于传统文化应该活学活用。要做到活学活用就得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将传统看作解决问题的资源和经验使传统活在解释中活在日常生(节选自《文化纵横》)联系上下文下列对第一段“这种流动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西方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源于不断地返回传统借古今对话来变革政治理念、调整经济政策、重整政治秩序。中华文明传承的一个基本资源是历代的经典文献传承的基本方法是经史互释经无史而不彰显史无经则散乱。生活中的每个时代的人都在以自己的言行重新诠释着传统只是当代的激进主义和原教旨主D.历代的士人精英抒发政治理想、革新政治纲领都需要从各自面对的时代命题出发重新去解释传统文化。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全文是“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接着以具体历史事实为例剖析论证指明传统文化传承的正确途径。第一、二段先对比中西文化进而点明了文化的流动性特征指出当代各大文明古国在文化传承认识上的误区。第三段有承上启下作用既是对上文引述提纲挈领的概括又自D.第四、五段以中国历史发展沿革为例分别从经典的重新解释和制度设计两个角度从正反两面论证了文章论点。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西方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和壮大给各大古老文明带来了来自政治和经济、伦理和价值等层面的严峻挑战。佛教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占据主导地位唐代开始走向衰落宋代则是儒家重新夺回了思想领导权。明中叶以后依靠宗族力量D.传统文化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资源和经验它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得到重新定义与解释才能保持生命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成基命字靖之大名人后避宣宗讳以字行。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司经局洗马署国子监司业事。天启元年疏请幸学不先白政府。执政者不悦令以原官还局遂请告归。寻起少詹事。六年魏忠贤以基命为杨涟同门生落职闲住。崇祯元年起吏部左侍郎。明年十月京师戒严基命请召还旧辅孙承宗省一切浮议仿嘉靖朝故事增设枢臣帝并可之。庶吉士金声荐僧申甫为将。帝令基命阅其所部兵极言不可用后果一战而败。袁崇焕、祖大寿入卫帝召见平台执崇焕属吏大寿在旁股慄。基命独叩头请慎重者再帝曰:“慎重即因循何益?”基命复叩头曰:“敌在城下非他时比。”帝终不省。大寿至军即拥众东溃帝忧之甚。基命曰:“令崇焕作手札招之当归命也。”时兵事孔棘基帝曰:“慢则纠之以猛何谓纷更?”其后温体仁益导帝以操切天下遂大乱。三年二月工部主事李逢申劾基命欲脱袁崇焕罪故乞慎重。基命求罢帝为贬逢申一秩。韩、李标相继去基命遂为首辅。以恢复永平叙功并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至六月温体仁、吴宗达入延儒、体仁最为帝所眷比而倾基命基命遂不安其位矣。方崇焕之议罪也基命病足不入直。锦衣张道濬基命性宽厚每事持大体。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坐私书事将置重典。基命力救不听长跪会极门言:“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岂有诏狱一讯遽置极刑?”自辰至酉未起。帝意解得遣戍。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八年卒于家。赠少保谥文穆。(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