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2-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地理复习2-1

高考动态·三年考情 (教师用书独具) 1. 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 。 2. 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 3.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通过 实现的。 1.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 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 差异。 2. 热力环流的形成 1.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 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1. 大气中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密切相关的三个环节: 3.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关系 4.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能在经过大气层向地面传递过程中,被大气层削弱;削弱的形式主要有吸收、反射和散射,削弱的能量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投射到地面。 5. 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1)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 原理: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如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完成1~2题。 1. 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③   D.④ 2. 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④   D.⑤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是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⑤是大气辐射。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从而导致大气削弱作用较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四川盆地由于地势低,冷空气不易进入,暖空气与外界交换慢则气温较高;与青藏高原相比主要是地势不同导致大气密度、水汽含量等不同,则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不同,具体说就是大气逆辐射的差异导致两地气温差异。 [答案] 1. A 2. C 1. 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在对流层中,正常情况下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在平流层中,气温总体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2. 全球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3. 气温的时间变化(日变化和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①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是地方时12点,地温最高值是13时左右,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见下图) ③气温日较差的规律是: A. 一般情况下,平原山地,山谷山顶,晴天阴天,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 B. 从副热带地区向两侧递减。 (2)气温的年变化 ①一年之内气温的高低变化,称为气温的年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最高气温月份大陆是7月、海洋是8月,最低气温月份大陆是1月、海洋是2月。 ②气温年较差可以反映出气温年变化的幅度。 ③一般规律是:高纬度低纬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因此,气温年较差最小值出现在赤道地带的海洋上。 4.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1)纬度位置(太阳高度) 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一般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 (2)海陆位置 由于海陆热容量差异,一般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陆地上温差大,海洋上温差小;7月:陆地温度高于海洋,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弯曲(凸出);1月:陆地温度低于海洋,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弯曲(凸出)。 (3)地形、地势的高低 同一纬度地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一般等温线与地形走势平行);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大陆上等温线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盆地、山谷地形。 (4)洋流 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一般等温线向低温度方向凸);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一般等温线向高温度方向凸) (5)日照时间长短 同一地点,日照时间长(或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短(或冬季)气温低。 (6)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夏季气温低,冬季气温高。 (7)大气运动 冬季风温度低,夏季风温度高。 (8)人类活动 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破坏植被造成温度升高。 5. 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 6. 等温线图的实际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自南向北增大为南半球。如下图A、C为北半球,B、D为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