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蒋高明:不成熟转基因技术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非常可笑!
蒋高明:不成熟的转基因技术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非常可笑!
原题:一篇关于转基因作物理性分析的好文
作者:蒋高明
来源:作者博客
文章链接:/s/blog_4b6ea0190102duju.html
??? [本博注]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讨论了很多,尽管双方都拿出了一定的证据,但就目前来看,似乎支持转基因一方拿出的证据分量不足,大都被驳倒了。这样的确为难那些转基因学者,因为这毕竟就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一个不成熟的技术,开水里养活鱼,将基因视为静止的,一种基因一种功能,这在大自然面前就是非常可笑的想法。自然界非常复杂,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下面的文章系统分析了转基因作物的若干不确定性,是一篇理性分析转基因的一篇好文。农业部的生物安全知识应当从这样的论文中吸收营养。
?
?
转基因作物的不确定性
作者:SMACs
/s/blog_757hax.html
引言
??? 转基因生物,国际上称基因改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zations, GMOs),或者基因工程(Genetically engineered, GE)作物。从第一个转基因生物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几年。最早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然而美国人没那么爱科学,直至2008年美国一项民意调查仍显示有近一半的人很少或根本没有听说过转基因食品[1]。可是在中国转基因食品推广赶上了网络时代,我没有数据,但我相信不知道转基因食品的人口比例会低得多,因为连超市里的油品导购都会给老太太推荐“非转基因”这个卖点。中国人重视吃的文化恐怕也是原因之一。转基因这个词似乎大家都很熟悉,以至于在网络上引起大大小小的论战,现实中则有人去质问力主推广转基因水稻的张启发教授的学术会场。其实正如三聚氰胺奶粉一样,中国老百姓很多都是被迫成了“科学家”。食品安全的红灯四处闪烁,老百姓对此真的已经很紧张。农业部的官老爷们究竟有没有做过实际调查,为什么还要在天平“让人不放心”的那端继续加码?
??? 我个人关注转基因食品大概就是那次“扰乱会场”事件后才开始的。从普通生物研究者的身份来讲,当时确实认为一些参会者问了些与会议主题无关的问题,然而从现在看去,若我在场,恐怕也会问一些有关食品安全方面,而不是具体的转基因操作方面的问题,因为,它实际上已经走出了实验室,并且希望走得更远。我也不会大骂什么“汉奸卖国贼”,只想看看张教授们的无害推广是不是那么确凿。
?
“自然之美”
????学生物的人多半都挺热爱自然的,有时看到一棵树、一只虫、显微镜下一个细胞、一个囊泡、一个折叠得看似扭曲其实有型的蛋白质都可能会出神。稍微深刻一点,会发现每一个生物大分子,无论是它的形状、结构还是它的运作方式,其有序性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相信,大多数决定长期从事生物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的人至少在其学生时代一定是体会到了这种“自然之美”的。否则,我猜想他很难十年八年天天对着显微镜、离心机、电泳仪、试剂盒、EP管等等这些无聊东西的。对那些看到却难以表达,却又想要表达的自然之美,才是人去研究的真实动力。自然之美也是神秘之美,研究者看到一些现象想要解释它们,此时充满孩童般的好奇。但若从自然之美这个角度去看待现在的转基因,就好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肖像画,被小孩子用带有颜料的水枪喷去…。
??? 实验室会用转基因技术表达一些特定分子,看它被表达或被抑制后对细胞的影响。相对于过去用药物造成的刺激,这种方法使研究更接近分子水平,而不是细胞或亚细胞水平。然而从微观角度来看,说过去的技术不精确,是因为药物分子虽然看起来只产生了某个特定的现象,但却可能是改变了胞内整个内环境的结果,检测到的分子变化结果有可能是间接产生的。现在,利用基因技术(表达或者抑制基因)所产生的结果,它看起来更具针对性、更直接。然而,这可能也只是现在的研究者自认为的。它看似更加精确,但并不一定如此。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亚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还会进一步到亚分子水平、原子水平,并了解到分子间或分子内复杂的相互作用。科学的发展决定了所有现在能够看到的都并不是人类认识的极限或者边缘,现在的精确就是未来的粗陋,甚至可能是根本的错误。
?
理论上
谁来判断安全?
??? 虽然外源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已经是生物研究中非常成熟的技术,但是研究者很少有人关心它有什么安全问题,因为它局限在实验室中,并不向公众或环境释放。使用这一技术通常都是用于研究某个具体基因或者产物的功能,生物学真的很难或者说尚没有从理论上证明这种转移对于细胞、器官乃至个体是绝对无害的,更缺乏那种间接影响(比如通过食物链或者通过影响生态环境而对人产生影响)的研究,因为,实验室做转基因的操作并不是探讨其安全性这个目的。1983年烟草成为第一个转基因植物,1994年第一个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教版初一数学__有理数加法与减法.doc
- 苏菲选择.doc
- 苏铁山在北京理工大学振奋人心演讲.doc
-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建议.doc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剂含量HPLC测定.doc
- 英国严格监督与监视计划及其借鉴意义.doc
- 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重点.doc
- 英文名来源.doc
- 英特尔成功之魂.doc
- 英美两国刑事法官证据调查权评析.doc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