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桉背诵版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一、填空
1.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为398位唐代诗人作传,间有评论,从中可以看出唐诗发展的因革流变。
2.在贞观诗坛的后期,出现的由上官仪所代表的诗体称为“上官体”。
3.初唐时期,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被杜甫称之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4.“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5.唐朝初年,杜审言、李峤与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友”。
6.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后完成的。
7.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被称为“吴中四士”。
8.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
9.盛唐诗人王维的送别诗名作《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后来被谱成名曲《阳关三叠》,广为传唱。
10.“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对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和画的评价。
参考答案:
1.唐才子传2.上官体3.陈子昂4.王勃5.杜审言6.沈佺期7.张若虚8.张若虚9.送元二使安西10.苏轼
11.与王、孟诗风相近的诗人中,常建的创作成就最高,代表作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有“七绝圣手”之称的是王昌龄,其代表作为《美蓉楼送辛渐》。
13. 崔颢的《黄鹤楼》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
14.写于滞留夔州时期的组诗《秋兴八首》可以说是杜甫律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15.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是《登高》。
16.“大历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
17.“大历十才子”中钱起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与刘长卿并称“钱刘”。
18.刘长卿的五绝,最为著名的是《逢雪宿荚蓉山主人》。中有“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诗句。
19.柳宗元的诗作中,被誉为唐人五言绝句最佳者的是《江雪》。
20.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诗坛又崛起了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
参考答案:
11.常建12.王昌龄13.崔颢14.秋兴八首15.登高16.极玄集17.钱起18.逢雪宿荚蓉山主人19.江雪20.白居易 元稹
21.张籍和王建是中唐时期较早从事乐府诗创作的诗人,时号“张王”。
22.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明确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23.《卖炭翁》、《上阳白发人》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名作。
24.韩愈、柳宗元理论主张的核心是“文以明道”说。
25.《三戒》是指柳宗元的《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mi)》、《黔之驴》。
26.成语“黔驴之技”、“庞然大物”出自柳宗元的寓言文《黔之驴》。
27.罗隐的文集名为《谗书》,其中多为“愤闷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
28.蒋防的《霍小玉传》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明人胡应麟说:“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之传,故传诵弗衰。”
29.晚唐诗人杜牧的咏史诗常常带有史论的特点,他《题乌江亭》一诗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即是如此。
30.姚合的诗被称为“武功体”,代表作是五律组诗《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31.司空图的诗论著作为《二十四诗品》,主要提出“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等理论,强调诗歌的意境美。
32.《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编者为后蜀的赵崇祚。
参考答案:
21.王建22.与元九书23.新乐府24.文以明道25.临江之麋26.黔之驴27.谗书28.霍小玉传29.题乌江亭30.姚合31.二十四诗品32.赵崇祚
二、名词解释
1.贞观诗风2.上官体3.初唐四杰4.七言歌行5.文章四友6.沈、宋7.沈宋体8.王梵志诗和寒山诗9.吴中四士10.《春江花月夜》11.山水田园诗派12.七绝圣手13.边塞诗14.李、杜15.诗仙16.诗圣17.诗史18.三吏三别19.《箧中集》20.大历诗风21.大历十才子22.五言长城23.韩孟诗派24.盂诗韩笔25.郊寒岛瘦26.刘、柳27.张王乐府28.元白诗派29.元和体(长庆体)30.通江唱和3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32.新乐府运动33.占文34.文以明道35.晚唐小品36.三十六体37.唐传奇38.变文39.小李杜40.温、李41.苦吟诗人42.香奁体43.皮、陆44.韵味说45.曲子词46.竹枝词47.敦煌曲子词48.《花间集》
参考答案:
1.贞观诗风:在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初唐的贞观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主掌贞观诗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北力文人和南朝文士,他们对南、北文学的不同有着清醒认识,并提出“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贞观诗风的新变,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的模仿和拾掇,太宗及其周围的一批诗人,如杨师道、李百药等早年虽有融和南北艺术技巧较为成功的作品,但后来多奉和应制之作,尽管在声律辞藻的运用方面日趋精妙,但在风格趣味方面已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
2.上官体:指唐初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