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烟花爆竹燃放情况调查与利弊分析.docVIP

中国烟花爆竹燃放情况调查与利弊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烟花爆竹燃放情况调查与利弊分析

中国烟花爆竹燃放情况调查及利弊分析  一、引言   2004年2月27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青阳镇国泰礼花礼炮厂发生礼花弹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 2004年4月22日16时10分左右,山东省荷泽市曹县常乐集乡焦村庙行政村发生一起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5人受伤,5间民房倒塌,11间民房损坏。 2005年2月7日晚,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乡一村民在燃放鞭炮时,被直径达10厘米的超大“二踢脚”炸得面目全非,当场身亡。   2005年3月1日下午3时45分左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开发区一处民宅发生鞭炮爆炸事故,造成两人死亡,6间房屋被夷为平地。 看着上面的一个个血的事实,人们不禁要问,烟花爆竹怎么了? 全国有22个城市曾经颁布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法规,但到现在,有很多城市已经解禁,还有一些城市的禁放态度也有所松动。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论燃放烟花爆竹到底好不好。   那么,中国烟花爆竹的燃放情况如何呢?燃放烟花爆竹到底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危害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小组成员以黑龙江,吉林,河北,天津等地为例,对我国烟花爆竹燃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其中的利弊。   二、中国烟花爆竹燃放的历史与现状    1、伟大的历史 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在长期的炼制丹药过程中发现的,公元808年,唐朝炼丹家清虚子撰写了《太上圣祖金丹秘诀》,是世界上关于火药的最早文字记载,而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火药的用途除了用于制作武器以外几乎只是用来做鞭炮。燃放鞭炮已成为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除了过年过节要放鞭炮外,无论喜庆的事还是悲伤的事,只要是重大的事情都是需要放鞭炮的。   湖南醴陵是中国烟花爆竹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烟花爆竹的祖师李畋即醴陵富里麻石人。最初,人们燃放鞭炮是为了趋鬼避邪,后来,燃放烟花爆竹渐渐地成为了一项娱乐活动,在古代已经变得非常流行了,逢年过节时,不管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喜欢放爆竹、燃焰火,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曾在他的诗《元日》中这样描绘过过年时燃放鞭炮的情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目,总把新桃换旧符。”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也对当时除夕爆竹做了如下记载:“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河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雪,遍乎朝野,彻夜不停。”从这里便可以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花的盛况。可以说,在1300多年的发展中,烟花爆竹已不仅仅是一种风俗,更成为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并随着中世纪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一起走出了国门、传遍了全世界。    2、尴尬的现在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烟花爆竹生产进入了一个黄金的发展期,1989年,全国烟花爆竹年销售量高达35亿元,仅北京一个城市,每年的平均销售量就在千万元以上。可是,在人们的欢笑声中,我们还听到了许多不和谐之音。烟花爆竹的花样越来越多,个头越来越大,安全性却越来越差,导致烟花爆竹伤人事件频繁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出台了《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等一系列法规,可是收效依然甚微,烟花爆竹伤人事件依然不断发生,加之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许多省市开始出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法规,北京市是最早禁放烟花爆竹的城市,1993 年10月12日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之后,成都、合肥等地也陆续颁布了类似条例,到1997年末为止,有23座城市实行了 “禁放”。不过,禁放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许多城市由于执法不严,“禁放令”似乎已变得形同虚设了。太原市从1994年起实行禁放令。但 2000年后管理越来越难,仅2004年上半年,就查处涉及烟花爆竹的案件250起,处理了3000多人。兰州市是1994年颁布的禁放令,可是,仅 2005年春节期间,全市就依法查处违禁行为共504起,非法燃放495起 ,非法运输、销售、储存、携带9起,处罚违禁人员523人,警告513人,行政拘留和罚款10人,比2004年同期的215人增加308人,其中因非法燃放行政拘留3人。与此同时,要求恢复燃放烟花爆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于是,一些城市将“禁放”改成了“限放”,通过限制燃放的时间和地点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避免人身安全事故的目的,可是效果仍然不令人满意,在2004年6月9日,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源南乡新棚村花园花炮厂发生16人死亡的恶性爆炸事故后,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于2004年6月24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之后,各地政府陷入了一种“欲禁不能”、“禁而不止”的尴尬,整个社会也再次掀起了关于烟花爆竹是 “禁”是“放”的讨论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