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总复习运动和力优秀
【例】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物体才会运动; B.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就会慢慢停下来; C.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区别 产生静摩擦力时物体是静止的(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滑动摩擦力时物体有相对运动的。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只要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也不变)。 例. 对于摩擦力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①要探究运动物体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小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的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如何变化。小明在实验中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 ②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受到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 ③平面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④在分析现象时,科学家注意到:小车在较光滑的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更远,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 。著名的 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出来的,内容: , 1. 。 例4 为了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甲方案: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将木板用线拉住,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面滑动。 乙方案: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1)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方案,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方案,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及细绳的重力不计,砝码重G=50 N,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所受到的合力为( ) A.50 N,50 N B.0 N,0 N C.50 N,0 N D.0 N, 50 N 6.做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图(2)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 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1.0 N和1.5 N B.1.0 N和0.5 N C.2.0 N和1.0 N D.2.0 N和1.5 N 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解释惯性现象的一般格式: ①? 说清物体原来是处于什么状态 (运动或静止) ②? 说出后来发生什么变化; ③? 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 (运动或静止)状态。 ④所以……。 答:乘客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汽车突然刹车,乘客的脚随车一起停下来,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乘客就会向前倾;反之,汽车突然起步,乘客的脚随车向前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乘客就会向后仰。 1、为什么突然刹车时,车内的乘客向前倾,而突然启动时,车内的乘客向后仰? 答:先助跑一段,运动员就具有向前较快的速度,跳起后身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加跳远的距离。 2、跳远时助跑为什么可以增加跳远的距离,提高成绩? 答:衣服在甩桶中高速转动时,衣服中的水具有很高的速度,由于惯性,这些水保待原来的高速切向运动,于是从衣服从运动出来。 3、请解释双桶洗衣机甩干的原理? 4、锤头松了,通常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答:锤头和锤柄原来一起向下运动,当锤柄突然停止,锤头由于惯性还要继续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所以锤头能紧套在锤柄上 [答案] (1)乙 因为在甲方案中,要保持木块的匀速运动,不容易。乙方案,只需要拉动木板运动就行,不需要保持匀速运动。 (2)乙 因为在甲方案中,要保持木块的匀速运动中读数,不容易读得准确。乙方案中,弹簧秤是静止的,读数容易读得准确。 方法拓展 物理学研究方法很多,不同的问题应选择适当的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届河北省承德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 2018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2018届中考化学专题突破强化训练复习课件:专题二 物质的除杂、鉴别与共存 (共83张PPT).ppt
-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ppt
-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五课课件.ppt
-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ppt
- 2018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ppt.ppt
- 2018二年级下学期家长会ppt.pptx
- 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课件:有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书写.ppt
- 2018届高考人教版英语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五unit 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