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超深井井身结构设计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部超深井井身结构研究 姓名:文涛 学号正确合理的设计一口井的井身结构,对于降低钻井风险、缩短钻井周期以及降低钻井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深井、超深井来说,更是如此。井身结构设计包括套管层次和每层套管的下深,各层套管外水泥返高,以及套管和钻头尺寸的配合。表层套管主要用来封隔地表浅水层及浅部疏松和复杂地层,安装井口,悬挂和支撑后续套管;技术套管用来封隔不同地层压力层系或易漏、易塌、易卡等复杂井段;油层套管用来保护油气层,提供油气生产通道。 2008年,新疆油田在准噶尔盆地钻进的莫深1井完井,其设计井深7380m,实际完钻井深7500m,是我国陆上最深的一口风险探井。其实钻井身结构为四开结构,如下表所示: 开钻次数 钻头尺寸×钻达井深 套管尺寸×套管下深 一开 660.4mm×501m 508mm×499.97m 二开 444.5mm×4436m (339.7mm+346.1 mm)×4463.03m 三开 311.2mm×6406m (250.8mm+244.5mm)×6403.37m 四开 215.9mm×7500m (177.8mm+139.7mm)×7498.7m 莫深1井井身结构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地质分层及岩性 第四系:底深1897m,岩性:松散的土黄色砂、砾及泥土。 白垩系:东沟组底深2432m,岩性:棕黄、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灰白色细砂岩、杂色砂砾岩。 吐古鲁群底深4305m,岩性:上部为砂泥岩薄互层,下部为大套砂岩与泥岩叠置。 侏罗系:三工河组底深4658m,岩性:三段为深灰色、灰色泥岩夹泥质粉砂岩薄层;二段上部为厚度不等的砂泥岩互层,下部为大套砂岩夹泥岩薄层;一段为深灰色、灰色泥岩夹砂岩、泥质粉砂岩。 八道湾组底深5358m,岩性:三段为灰、深灰色泥质砂岩、不等粒砂岩夹泥岩及薄层煤;二段为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夹不等粒砂岩及粉细砂岩,下部夹煤层。一段为灰、深灰色细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砂质泥岩及含砾不等粒砂岩,下部夹薄煤层。 三叠系:白碱滩组底深5652m,岩性:灰、深灰、黑色泥岩夹灰深灰、灰绿色粉细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碳质泥岩,底部砂砾岩。 克拉玛依组底深5939m,岩性:灰、深灰色泥岩夹黑色碳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百口泉组底深6178m,岩性:上部为灰、深灰、灰褐色粉砂岩、细砂岩夹泥岩,下部为灰、深灰、灰绿、灰褐、棕色粉砂岩、细砂岩、不等粒砂岩、砂砾岩夹泥岩。 二叠系:上乌尔禾组底深6374m,岩性:灰、深灰色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下部为灰、浅灰色含砾不等粒砂岩和泥质不等粒砂岩夹砂质泥岩。 下乌尔禾组底深6641m,岩性:灰、深灰、灰棕色砂砾岩与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 夏子街组底深6804m,岩性:灰、深灰色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质砂岩、砂砾岩不等厚互层。 风城组底深7120m,岩性:上部灰、深灰色砂质泥岩、白云质泥岩与泥岩互层,下部灰、深灰、灰绿色凝灰岩、沉凝灰岩夹白云质粉砂岩、凝灰质泥岩。 石炭系: 钻至7500m,石炭系未穿。岩性:上部灰色英安岩、安山岩夹火山角砾岩,中下部玄武岩、凝灰岩、沉凝灰岩夹砂质泥岩、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砂砾岩。 地层压力情况 本区块普遍出现异常高压,异常压力出现在4500m以下,与侏罗系的埋深有关,埋深越大,其压力系数越大。从准噶尔腹部已钻井的实钻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井在侏罗系以下地层钻遇高压,莫深1井甚至遇到压力系数超过2.12的超高压。如钻至井深5585m时发生溢流,将钻井液密度由2.02g/cm3提至2.10g/cm3后循环压井,逐渐恢复正常。夏子街组压力系数陡降至1.3左右,到风城组地层逐渐增至1.8左右。 莫深1井地层压力剖面 邻井复杂情况 井号 井深 (m) 事故或 复杂类型 发生过程简述 处 理 经 过 损失 时间 原因分析 盆4 451418 井涌 卡钻 井深4514m洗井井涌随后喷出钻台面5~6m,当时密度1.58 g/cm3;加重至1.65 g/cm3,循环压井后钻具卡死。 提密度至1.72 g/cm3,注入解卡剂,浸泡、活动钻具解卡。 55.5 密度偏;钻具静止时间长。 盆5 4375 气侵 钻至井深4375m钻时由50min加快至6min。地质循环时,发生油气侵密度由1.15 g/cm3降至1.11 g/cm3、粘度由50s降至46s。液面上涨2m关井、立压=套压=0。停泵观察井口无溢流。泥浆密度1.15 g/cm3,层位J1s、 泥浆密度提至1.22 g/cm3循环、1.27 g/cm3循环气测仍较高、无外溢。提至套管内静止1h后下钻循环后效反应强烈。关井立压=套压=0。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