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湖区浅层大位移钻井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汉湖区浅层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谢学明 江汉油田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断距小,是一种典型的断块油气田,加之地面水网密集、江河、湖泊纵横交错,给钻井带来了诸多不便。江汉油田经过30多年的勘探开发,可供勘探开发的区块越来越少。为了寻求新的勘探区域和实施油气稳产,勘探区域进一步向疑难构造、江河、湖泊底部油藏拓展。 长湖区块是江汉油田一个新的勘探区块,为了进一步探明长湖底部地质储量,实现“湖油陆采”之目的,在该区块部署了一些新探井。鉴于长湖复杂的地理情况,要实现“湖油陆采”有两条途径,一是借助于浅海上的建造人工岛屿;二是购置斜井钻机;三是实施浅层大位移钻井,采用前两种方案,钻井投资比较高,不利于降低勘探成本,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实施大位移定向钻井以缓解江汉油田资金紧张的局面,为此在该区块部署了三口大位移定向斜井,钻探中运用双立管、单弯螺杆+有线随钻测量系统组成的钻具组合等相应的钻井配套技术,完成了该区块三口井的钻探,创下了江汉油田许多新纪录,长湖区块大位移定向斜井顺利钻成,将成为国内其它油田发展浅层大位移定向斜井提供契机和有益的借鉴,同时也标志着江汉钻井技术上升了一个新的水平,用浅层大位移定向斜井实现江河、湖泊油田一定会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30,垂深1462。22,s=1238.26,s/h=0.85) 1、长湖区块浅层大位移可行性研究及技术准备 江汉湖区浅层大位移定向斜井可行性技术研究重点分析钻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部分内容: 1.1 岩石力学分析研究 要成功钻成江汉油田第一口浅层大位移定向斜井,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井眼稳定性的准确预测,重点分析研究了以下两个方面: 地应力分析 地层倾角资料分析研究 1.2 地面设备、仪器配套 在原钻机的基础上,重点对动力系统和提升能力做了适当改造,为了便于全井复合钻进及确保地面净化设备作了适当补充,安装了双立管、和一台新泥浆泵和水龙带。 1.3 主要钻井难点 对比1998年7月大港油田采用全程导向马达、随钻测井和随钻测量等钻探监控先进技术,运用高速牙轮钻头和PDC钻头、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成功地钻探了滩海港98XL井。江汉油田在没有顶部驱动、无随钻测井和MWD的情况下,应用常规的有线随钻测量仪能否进行该区块浅层大位移定向井的钻探。为此,在钻探程序上,遵循先易后难的技术思路,即先初步应用单弯+有线随钻进行长8井、长9井实际钻探,摸索此套钻具系统的规律,为长10井施工奠定技术基础。实际施工长10井面临的技术难题主要有: 浅层大井眼造斜问题 长10井最大井斜角55.84°,钻探目标有两个。钻探难度比较大,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是造斜点的选择。根据邻井的岩性和井径资料显示,在280m-300m有一段泥岩,300-320m是流砂和泥岩互层,320-400m是流砂和砾石层。如果定向点选在400m以下的泥岩段,最大井斜角大于55.6°,对后续的井眼轨迹控制、下套管、完井电测增加难度;造斜点选在280-300m井段,是比较理想但纯泥岩段只有20m,12-1/4钻头定向问题及造斜率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据已钻的王平1井、代9-3井浅层定向,下钻易出新眼或下钻遇阻或找不到老眼的情况,加之该井流砂和砾石比较发育,在上部井段只有近20m的泥岩段,在这20m中定向造斜是唯一的选择,根据代9-3井以及天津大港油田钻成的滩海港98XL井在浅层定向的成功先例,该井在井深280-300m定向成功是较大把握的。 技术套管下入问题 实施浅层定向,12-1/4大井眼中下9-5/8技术套管是否可行。浅层定向采用1.5°Φ197mm单弯螺杆在280-300m井段内必须全力增斜(否则定向点滑移到流砂或砾石,定向口就很不规则,对下部施工就很不利),1.5°单弯螺杆的理论造斜率是18°/100m,最终12-/4井眼的最大井斜达到49°,而9-5/8(壁厚Φ8.94mm)技术套管最大曲率是16°/100m,从理论上推断,在这样大的曲率井眼中,9-5/8×8.94mm技套通过具有一定难度。其次,由于地面设备的限制,在第二洗井区岩屑床的存在,9-5/8技套能否能顺利下入,由于广华寺地层岩性比较松软,起下钻容易降低井斜,通过划眼,很容易修整井壁,改变井眼的曲率,另外由于12-/4井段比较短(虽然井斜较大),但通过改变钻井排量,以及通过倒划眼和短起下钻,可以很好解决岩屑床问题,所以虽然以前没有在大斜度井眼下9 5/8技套的先例,但分析各种可能存在的情况,都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大斜度井,钻井液携砂困难,容易形成岩屑床,摩阻扭矩增大,活动钻具不及时,容易卡钻。 井斜较大井段井壁“托压”严重,滑动定向钻进时,井壁“托压”后一方面使钻压加不到钻头上,另一方面钻压有时突然释放到钻头上引起蹩泵,使工具面不好控制,施工困难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