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摄制即时全像干涉片利用HC.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验摄制即时全像干涉片利用HC

實驗四 利用HC-300熱塑底片相機攝製即時全像干涉片 一、實驗目的: 1、了解全像干涉產生的原因。 2、認識即時全像干涉片的拍攝過程。 3、即時全像干涉與非破壞性檢測。 二、實驗內容: 1、系統整備。 2、光程調整。 3、雷射光偏振面調整。 4、空間濾波器調整。 5、光強度測量與分配。 6、全像拍攝。 7、即時全像干涉的觀察與測量。 三、實驗器材: 1、4呎x6呎光學桌。 2、空氣壓縮機。 3、He-Cd雷射。 4、HC-300熱塑片相機。 5、熱塑相機驅動器。 6、高壓N2氣瓶及調制閥。 7、電子快門及驅動器。 8、光束高低調整組。 9、密度式濾波片。 10、平面反射鏡及支架(3組)。 11、空間濾波器及支架(2組)。 12、傾斜平檯(3個)。 13、磁性固定座(4個)。 14、S370光度計。 15、固定壓板及M6螺絲(一批)。 16、內六角板手。 17、捲尺。 18、幕屏。 19、S/N264感測頭。 20、熱塑底片。 21、量角器。 22、x20物鏡(F1用)。 23、x40物鏡(F2用)。 24、10μm微孔。 25、15μm微孔。 26、遮光布罩。 27、Babinet補償器。 28、檢偏鏡。 29、遮光板。 四、實驗步驟: 1、系統整備: (1)、參考圖1,了解下表各光學元件符號。測量各光學元件支架高度的可調範圍,填入下表: F1 F2 P B C BS M1 M2 M3 M4 A D F1 高 低 由上表選定雷射光束的工作高度 。 (2)、調整M1使其射出光束水平,且高度等於工作高度。 (3)、參考圖一所示,依序將M3、M4、A、BS、M2、C各光學元件置入相關位置,調整各元件,使入射光束與反射光束保持水平。 (4)、使M2→C光束與A→C光束二者夾角等於200(滿足底片特性)。 2、光程調整: (1)、分別測量物體光與物體光的光程,記錄於下: 參考光: + = 。 物體光: + + + = 。 (2)、分別調整M2與M4位置,使上述兩個光程相差在1cm以內。 (3)、當光程調整完成,鎖定各元件的支架。 (4)、記錄每一個元件的位置、座標。(以M1旁固定孔為原點) 3、雷射光偏振面調整: (1)、本次實驗所使用的He-Cd雷射,其偏振面平行桌面,因熱塑相機HC-300的防塵蓋正面有垂直偏振鍍膜,故必須使雷射光的偏振面旋轉900角。 (2)、將檢偏鏡P的偏振面,調整在與桌面垂直的方向上,並將P置於M2與C之間,使P點以後的光強度幾近於零。 (3)、將Babinet補償器B置於M1與BS之間,旋轉補償器B的晶軸,使通過P點以後的光仍保持幾近於零,(記錄補償器上的角度θ1= ),再順時針旋轉晶軸450,後固定晶軸。 (4)、調整檢偏鏡P的偏振面,在平行桌面的方向上。旋轉補償器B上的補償量旋鈕(或相位鈕),使過P點以後的光強幾近於零,此時通過補償器B的雷射光束,其偏振面已垂直於桌面。 (5)、移開檢偏鏡P。 4、空間濾波器調整: (1)、將F1置於M2前,調整F1的高度、位置、方向與俯仰,使x20物鏡的光軸與雷射光束重合,此時擴散光的中心會落於底片的中央。 (2)、將F1上的x20物鏡向後調整,使其前沿與微孔安裝架相距大約10mm,裝上15μm微孔。 (3)、由微孔前方觀看(1米以上的距離),並左右上下調整微孔位置,直到紫色光點出現。 (4)、慢慢的前移物鏡,同時微量修正微孔位置,使光點保持可見,當透過微孔的光度足夠時,將白色幕屏放在微孔前,使雷射光投射在幕屏上。 (5)、繼續上述的調整,當物鏡繼續前移時,幕屏上的照度漸漸增大,且環紋漸減,當最後只剩一團光時(此為中央零階亮點),非常仔細的調整微孔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