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动变人形
关于王蒙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的作品分析 《活动变人形》是20世纪80年代王蒙创作的—部非常优秀的长篇小说。对五千年传统文明、中西文化对峙、历史、人性和知识分子多重文化问题进行了细致地梳理、分析与阐释。这篇小说非常有意思,这是作家很大程度上根据个人经历写成的,给个人如何去处理自己的历史,个人怎样去处理自己童年的记忆提供了很有趣的范例。通过这个作品,他反思了中国社会中国历史里的中国人的命运乃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他通过自己对家庭的种种回忆,不断地去思考中国人和中国历史里包含的很多不同的涵义。 “活动变人形”是笼罩在全书上的一个重要的意象。主人公倪吾诚——一个从海外归来的知识分子就像一个“活动变人形”整个故事其实都是不断地展示倪吾诚的家庭从稳定到瓦解、分崩离析的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倪吾诚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在两个大学里担任讲师的职位他的静宜是一个典型的市民家庭是一个标准的四口之家有两个孩子——倪藻和倪萍。这个家庭里还两个人——一个是姥姥江赵氏,就是倪吾诚的丈母娘;一个是江赵氏的大女儿,叫静珍。静宜、江赵氏和静珍又构成一个小团体,这是典型的从天津的农村转到北京来的市民家族。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这个家庭在40年代初的一些生活经验,也是倪藻——一个9岁的儿童在他成长过程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看法和记忆。小说用漫画式的笔触,描绘三四十年代一位出过洋见了世面的中国男人倪吾诚,回国后妄图用他心仪的西式文明去改造他那有着根深蒂固东方传统的家庭生活,甚至还有他的冥顽不化的大姨子、丈母娘和妻子。虽然王蒙在其中极尽调侃之能事,将静珍、静宜还有后来的倪萍的种种不可思议的丑态、可怜态刻画地淋漓尽致,将她们的如匕首如投枪的骂誓更是用后现代的笔法一口气喷出来惊天地、泣鬼神利用意识流的写法将人物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情节生动曲折,文笔酣畅淋漓突出人物性格冲突具有高的文学及艺术造诣,非常值得一读。在《活动变人形》中,王蒙塑造了倪吾诚、倪藻、赵尚同等多个知识分子形象过分析比较他们的文化心态、价值观念、行为和思维方式,揭示关于知识分子人格的建构意识以及它的表现和意义。不仅形象地刻画出了中西文化合流中病态知识分子的文化特征,细致地剖析了知识分子内在的劣根性而且深入地掘了造成知识分子人格病态的文化根源,揭露了封建文化虐杀生命和灵魂的吃人本质。以文化的目光审视知识分子人格,其目的就在于:改造病态的知识分子,促使知识分子拥有健全独立的人格。这种修正自身的渴望体现了王蒙作为知识分子的民族忧患意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渴望一方面表现在对倪吾诚、赵尚同等病态知识分子的劣根性的正面批判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立模式的建构上。《活动变人形》中既有对知识分子劣根性的否定和批判,又在这种批判中建构了较为理想的人格,构成了自身的完整性。总之,《活动变人形》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意蕴,是王蒙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进行长期深刻研究之后获得的真知灼见,是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表的—部民族自我批判书”。倪吾诚这样—个追求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中国知识分子,始终无法在现代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碰撞中痛苦挣扎,逐渐沦为“多余人”的悲剧,形象地展现了现代社会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艰难以及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痛苦。通过倪吾诚的形象,将审美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旧中国的黑暗势力倪吾诚自身性格中的先天不足而且指向与现代工业文明找不到契合点的东方文化和在中国具体现实中找不到立足点的西方文化。活动变人形》王蒙河北南皮人,男,1934年生于北京。上中学时参加中共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区委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十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等职。王蒙长篇小说有《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中篇小说《蝴蝶》、《相见时难》,小说集诗集报告文学散文文艺论专著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王蒙在国内首开新时期国内意识流小说创作先河,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掀起人文精神大讨论,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