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态 Ⅱ根瘤 ①根瘤形成过程的主要步骤:特定的根瘤菌与相应的豆科植物相互辩认使根瘤菌特异地吸附在根毛上 二者相互作用使根毛变形,主要表现卷曲或分枝 细菌进入根内 形成侵入线 侵入线发展,进入根皮层后导致一部份细胞转化为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分化,根瘤开始发育 根瘤菌从侵入线内释放到根瘤细胞中繁殖,而后转化成类菌体形态 豆血红蛋白出现,固氮作用开始。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态 根瘤的的寿命较寄主植物短得多,在植物成熟之前根瘤就开始衰败,表现为类菌体周膜破坏,类菌体裂解,根瘤内部由浅红色变为绿褐色。 Rhizobium nodules on a pea root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态 ②豆血红蛋白类:菌体在根瘤细胞中由植物合成类菌体周膜所包裹,也称共生体。大豆等根瘤含菌细胞每周膜中有1-10个内菌体。类菌体及周膜占每个含菌细胞空间80%。在内菌体周膜内外存在豆血红蛋白(Lb),对根瘤中氧气调节起着重大作用,Lb由蛋白质(寄主植物细胞合成)和血红素(由类菌体合成),以充氧和脱氧两种状态存在使呼吸作用的固氮作用能协调地进行。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态 蓝细菌和其它生物的共生体 蓝细菌有许多固氮种类,不过能同其它生物形成共生固氮体系的只限于少数类群,主要是鱼腥藻属和念珠藻属。但是能和蓝细菌共生固氮的生物类群则很广泛,包括真菌(如地衣)、苔鲜、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等。 Plant-Microorganism Interactions Lichen consisting of two organisms: a fungus and an alga: Algae or cyanobacteria grow phototrophically and provide nutrient for the fungus, which offers a firm anchor and inorganic nutrient for the algae. A cross section through a lichen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态 放线菌和非豆科植物共生固氮 已知放线菌目中的弗兰克氏菌可与200多种非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放线菌根瘤(actincrhizas)。这些根瘤也具有较强的共生固氮能力。结瘤植物多为木本双子叶植物,如凯木、杨梅、沙棘等。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态 3、真菌和植物的共生 (1)菌根(mycorrhiza) 外生菌根 内生菌根 (2)菌根的作用及其根与真菌的关系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态 真菌和植物的共生:植物形成菌根是普遍现象,自然界大部分植物都具有菌根。陆地上97%以上的绿色植物具有菌根。 (1)菌根(mycorrhiza):一些真菌和植物根以互惠关系建立起来的共生体。菌根分为两大类,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态 外生菌根的真菌在根外形成致密的菌套,在菌套内层有许多菌丝透过根的表皮进入皮层组织,在外皮细胞间蔓延,将细胞逐个包围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结构,称为哈蒂氏网。哈蒂氏网的细胞仍具有活性。少量菌丝进入根皮层细胞的间隙中;其真菌主要是担子菌,其次是子囊菌,个别是接合菌和半知菌。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态 大多数外生菌根真菌是广谱性寄主真菌,能同很多种植物形成外生菌根;少数为专性寄主真菌,只能同几种植物形成菌根。如小牛肝菌只同落叶松属树种形成菌根。外生菌根主要见森林树木。 天麻(外生菌根):真菌为密环菌;兰科植物其真菌为密环菌,兰草需带土栽培。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态 内生菌根的菌丝体主要存在于根的皮层中,在根外较少。内生菌根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有隔膜真菌形成的菌根,另一种是无隔膜真菌所形成的菌根,后一种一般称为VA菌根,即“泡囊-丛枝菌根”,内生菌根主要存在于草、林木和各种作物中。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态 (2)菌根的作用及其根与真菌的关系:菌根共生体可以促进磷、氮和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尤其是磷。真菌和植物根形成的共生体增强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它们能占据它们原来所不能占据的生境,促进植物的生长。根为真菌的生长提供能源。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态 菌根菌为植物提供矿物质和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积分复习教程.ppt
- 微积分基本原理教程.ppt
- 微积分及其应用上册课程李秀珍第1章节1-1演示文档.ppt
- 财务计算器运用HP12C演示文档.ppt
- 微积分及其应用上册课程李秀珍第1章节1-2演示文档.ppt
- 超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教程.ppt
- 微积分及其应用上册课程李秀珍第1章节1-3演示文档.ppt
- 微积分及其应用上册课程李秀珍第1章节1-4演示文档.ppt
- 微积分及其应用上册课程李秀珍第1章节1-5演示文档.ppt
- 超敏反应教程.ppt
- 每评论团队2alpha team status二组感言.pdf
- 资料教程说明that time again tab.pdf
- 说明proquest信息学习raz lpdeepincopper wksh.pdf
- 不希望人话与声音在一起而有一种感觉动作luke dowsett-history历史小册子.pdf
- 2025年高考新课标二卷文科综合题库及答案.docx
- 2025年广西高考文科综合真题含解析及答案.docx
- 第七单元 探索发现(知识清单)(挖空版).docx
- 专题05 名著阅读(四川专用)(原卷版).docx
- 专题02 成语、词语(四川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3 病句辨析与语句运用(四川专用)(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