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教程.ppt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两晋南北朝 汉唐盛世 (2)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总结: 秦汉特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与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特点:以分裂对峙为主的时期 关于东汉时期的简介 课本对东汉时期的介绍相当简略,这里稍加补充: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废掉西汉皇帝,王莽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新”,是为“新朝”,也称“新莽”。 新朝在历史上的时间很短,影响不大,但它是西汉和东汉的转折点。 王莽实行的“改制”,激化了社会矛盾,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绿林、赤眉起义。王莽的新朝被推翻。 在群雄逐鹿,争夺皇位的战争中,汉室宗亲刘秀战胜群雄,夺取皇位,建立东汉。史称“光武中兴”。汉朝得以继续延续了200年,但已开始衰落下去。 汉光武帝刘秀 关于三国时期的简介 东汉后期,外戚、宦官轮流控制朝廷,天下大乱,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黄巾起义。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豪强并起,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并相互兼并。 东汉政权土崩瓦解,形同虚设。汉献帝成为曹操手中的傀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最后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三国的代表人物是曹操、刘备、孙权。280年,三国被西晋统一。 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把这段历史写得生动鲜活,把有关的著名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从而使中国人民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 魏蜀吴三足鼎立 第一部分:三国时代 东汉灭亡 黄巾起义 群雄逐鹿 三国鼎立 三国归晋 184年,黄巾起义,桃园结义。 208年,赤壁之战,三国分立。 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264年,魏国灭蜀,蜀国灭亡。 266年,司马篡魏,魏国灭亡。 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归晋。 三国大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约100年的历史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试图消灭刘备和孙权,兼并荆州和江南,统一天下。在诸葛亮的主持下,刘备和孙权结成联盟,共同抵抗曹操。双方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火烧赤壁,以少胜多,打败曹军,曹操败退回北方。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吴 魏:修建水利工程 生产恢复发展 蜀:丝织业兴旺 吴:造船业发达促进海上交通发展 船队到达夷州 加强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三国鼎立形势图 说一说: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或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分析) 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 三国鼎立是历史的倒退 因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国家分裂会加剧地方矛盾,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来看 三国鼎立是一种进步 因为秦汉末年十几个豪强割据使秦汉实际上已是一个分裂的国家,三国实际上是消灭各自地区的割据势力,实现本地区的统一基础上建立的,这样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西晋的短期统一 魏国大臣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逐渐控制了曹魏政权。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掉魏国皇帝,自己登上皇位,建立晋朝。 魏晋先后灭掉蜀吴,西晋完成新的统一。 但是,西晋的统一非常短暂。 晋武帝司马炎 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 西晋的版图——统一了原三国的地区 魏灭蜀-----建西晋-----西晋灭吴(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东晋---南北朝:南方:宋、齐、梁、陈 北方: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北民南迁,民族融合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为突出的现象是人民的迁徙。 一是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 一是中原地区人民为躲避战乱灾害向江南迁徙 所谓“五胡乱华”,实际上是西部和北部的以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为主的十六个北方政权的相继建立和衰亡。由于政权更迭迅速,战乱频繁,对北方的社会生产力造成巨大的破坏。同时,北方民族和西方民族与中原民族出现大融合,已经很难区分民族之间的界限。 中原人民的南迁,给落后的南方地区带来先进的生产力,极大加速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民族迁徙的方向和路线 文明的拓展 人口迁移 戎狄内迁 北民南迁 武力征服中原地区 汉化 技术、劳动力 南方经济大发展 江南地区发生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公元前一世纪的《史记》 记载,汉中期以前的江南 地域辽阔,人烟稀少,老 百姓以鱼米为食。那时的 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百姓 没有什么积蓄,但少有挨 饿受冻之人。 公元六世纪的《宋书》记 载,南朝前期江南是繁荣 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 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 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 一个郡获大丰收,就可以 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从图中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