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讲堂——科学巨匠邹承鲁(1923.05.17-2006.11.23),男,祖籍江苏无锡,出生于山东青岛,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作为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邹承鲁在生物化学领域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工作。他在国际上最早尝试用蛋白水解酶部分水解的方法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发现了细胞色素C1与线粒体结合前后性质发生很大的变化,证明细胞色素B与琥珀酸脱氢酶不是同一个物质。邹承鲁建立了蛋白质必需基团的化学修饰和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公式和作图法,被称为邹氏公式和邹氏作图法。他的学术成果曾经多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三等奖。在八十岁时,他还每天工作六七小时。他做学问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努力追求科学真理,避免追求新闻价值,跟踪最新发展前沿,不断提高水平,勤奋工作,永不自满。罗伯特·虎克,英国科学家,又译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1635年7月18日-1703年3月3日),英国博物学家,发明家。1635年7月18日生于英国怀特岛的弗雷斯沃特村,1703年3月3日卒于伦敦。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他提出了描述材料弹性的基本定律-胡克定律,在机械制造方面,他设计制造了真空泵,显微镜和望远镜,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实际上看到的是细胞壁),并命名为“cell”,至今仍被使用。并将自己用显微镜观察所得写成《显微术》一书,细胞一词即由他命名。在新技术发明方面,他发明的很多设备至今仍然在使用。除去科学技术,胡克还在城市设计和建筑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但由于与牛顿的争论导致他去世后少为人知。胡克也因其兴趣广泛,贡献重要而被某些科学史家称为“伦敦的莱奥纳多(达芬奇)”施莱登德国最早接受达尔文进化论的植物学家之一,与施旺(Theodor Schwann)共同创立细胞理论。1824~1827年于海德堡求学,后于汉堡做律师。但是他的的工作很失败,以至于他决定自杀,然而即使用枪对准自己的前额,也没有自杀成功。后来,他决定放弃法律而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在获得医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后,被聘为耶拿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很快就对植物学发生兴趣,并以全部时间从事植物学研究。不满同时代植物学家的强调分类学,他热心于用显微镜研究植物的结构。后任耶拿(Jena)大学植物学教授,1838年著《植物发生论》,说明植物体各部分均由细胞或细胞产物所组成。于是他就首次提出一条生物学原则,这在当时还只是一种非正式的信念,而其重要性则堪与化学上的原子理论相提并论。他也任职1831年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发现的细胞核的重要性,并意识到细胞核与细胞分裂的关系。1863年于俄国多尔帕特(Dorpat)任植物学教授。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这一学说的建立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恩格斯 曾把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西奥多·施旺(Theodor Schwann)1810年12月7日生于诺伊斯,1882年11月1日殁于科隆,德国生理学家,受教于波恩,维尔茨堡和柏林大学,1834年在柏林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从1834年起他和约翰内斯·米勒(Johannes Peter Muller)一起工作,直到1838年他移居比利时。他先在卢万大学(1838—1847)后在列日任解剖学教授直到去世。初为德国生理学家Johannes Peter Muller的助教,后担任解剖学教授。细胞学说的创立者之一,末梢神经系统中许旺氏细胞的发现者,胃蛋白酶的发现和研究者,酵母菌有机属性的发现者。尽管施旺获得这些功绩,他的发酵研究结果受到了当时化学权威人士如尤斯图·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和弗里德里希·维勒(Friedrich Wohler)的粗暴批评。特别是在这两人1830年发表了一篇恶毒攻击的文章后,施旺感到不可能在德国继续工作了。他在比利时谨慎地履行着自己的专业职责,并发明了一些有益于采矿业的设备。然而他对生理学所做的最杰出的贡献实际上已终止了,直到19世纪60年代巴斯德(Pasteur)的研究结果公之于众后,才证明了施旺的正确。安东尼·列文虎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1632.10.24-1723.08.26),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生卒均于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代尔夫特自营绸布。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且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