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看身边文明行为之记录.
系别:电子工程系
班级:2011级汽车电子本一班
学号:XXXXXXXXXXXX 姓名:XX
实践单位:XXXXXXXXXX
实践时间: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
我看身边文明行为之记录
实践目的:
观察身边的文明行为,了解身边的文明事迹,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实践内容: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文明礼仪,我想起了两个事例。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第二个事例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的口香糖残迹,显得格外刺眼,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及品行。是否我们中国人都不讲文明?当然不,不讲文明的人毕竟是少数。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中国历史上古人的文学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试看管子的“仓察实而知礼,食衣足而知荣辱。”司马迁的“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深渊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其他如“先富有而后礼让”,“可以为富安天下”。无一不体现了文明道德的重要性。
中华名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文明礼仪使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现代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其实,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个人习惯,即不要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物;讲究公共卫生不说粗话脏话;不乱贴乱画;不攀折花木;不损害公物;不违反交通规则;不打架斗殴;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沾黄、赌、毒等。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是有很多文明现象的。不管是在等候公交车,还是在等待取钱,或是在车站买票,大家都自觉地排好了队,没有拥挤不堪的现象出现。
现在公交车是我们大多数是出门的交通工具,由于乘公交车的人很多,一些老、弱、病、残、孕乘客在乘车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于是不仅公交车上设置了很多特殊位置,还有一些人主动为他们让座,还搀扶那些上车困难的老人。
在公园里,也经常看见有人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这他们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其实,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善与美,文明与爱心。无不息息相通。每一时每一刻,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在一间不起眼的小事中,也能看见人性的光辉。文明就像一首歌,爱心是主旋律,美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文明就像一本书,爱心是童话,没事古老的传说;文明是一束花,爱心是热情似火的玫瑰,美则是温馨无比的康乃馨。
炎炎烈日下,身高1.75米的交警邓拥军弯下身子扶助一名四肢残疾的乞丐过人行横道。将这位乞丐兄弟安全送过马路时,他已经汗流浃背。正好路过此地的记者赶紧拿出相机拍下这感人的画面,然后上传到网络。这组照片感动了众多网友,大家纷纷称赞邓拥军是“最帅交警”。
在附近的“花苑”小区里,也有让人非常动人的“千金邻里情”.
一.在“花苑”有这样两个家庭,一个是纯朴善良的特困户李姅娴的家,一个是双目视力差、年老行动不便的彭达霞老人的家。他们虽然只是简单的邻里关系,但自从彭达霞老人行动不便后,李姅娴便主动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职责。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的义举在社区传为佳话。
二,姗姨退休后与儿子住在一起,儿子患有精神病,一家就靠社区救济金和合作社每月200元的退休金维持生活。骁伯是居住在柳霎河边的独居老人,早年与子女的关系不融洽,子女都很少回家探望老人,只是提供生活费。前些年,老人还能自己料理起居饮食,但随着年事增高,行动不便,外出有一定的困难。2009年初开始,姗姨每天早上都会帮老人买好菜并整理好,老人只需按一下电饭煲的按钮就能煮饭;闲时经常到老人家帮忙做家务,陪老人聊家常;当老人有病的时候,姗姨及时通知社区或老人的子女,让老人得到适当的料理;每逢节日,姗姨都会为老人送上应节食品,让老人感受到浓浓的邻里情。
许多人都会问姗姨:“你自己也是特困户,为什么能够这样为老人付出呢?”姗姨回答:“千金难买邻里情啊,生活的困难反而让我更加坚定了帮助老人的决心,因为困难人家更能体会老人生活上的困难。每个人都盼望有个好邻居,首先自己应先成为一个好邻居,一幢楼房也好,一个社区也罢,人们住在一起其实就是一种缘分,平时就应该互相关爱,急时彼此照应。”多么朴实的回答,折射出一个普通妇女的感人形象。
实践结果:
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像姗姨这样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平凡的家庭、平凡的事迹、平凡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