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查漏补缺的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查漏补缺的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蜀伐楚,取兹方。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 蜀攻打楚,占领了兹方。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 “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 “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 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 然而苟变曾身为官吏,在向老百姓征税时吃了人家两个鸡蛋, 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 所以不能任用他。” 子思说:“圣人选用人任官, 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就如同木匠使用木料,取用它的长处,扬弃它的短处; 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 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 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 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的。现在国君你正处在战国纷争的年代, 选爪牙之士, 要收罗能为你效力的人才, 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 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 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 “谨受教矣!”卫侯言计非是, “我接受你的指教。”卫侯提出的计谋不正确, 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 可大臣们却附和的如同一张嘴所说。子思说:“ “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 依我的眼光看卫国,真是个所谓‘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的国家!” 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 公丘懿子问道:“为什么竟会像这个样子?”子思说:“君王自以为善,那么大家的谋略便不敢提出来。事情对了就自我赞扬,还要排斥了众人的意见,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而助长不正之风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却以让别人赞扬自己为乐,昏暗的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不揣度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谀奉承求得君王的好脸色,谄媚的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君主昏暗臣下谄媚,凭这种样子位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会赞同的。假如这样的局面不改变,国家就不像国家了。”子思对卫侯说:“你的国事将要一天天错下去。”卫侯问:“什么缘故?”子思回答说:“是有道理原因这样(讲)。国君你说话自以为是,可卿大夫等官员没有人敢纠正你的错误;卿大夫他们说话也自以为是,可士人百姓也没人敢纠正他们的错误。君臣既然都自以为贤能,因而下属也就齐声称赞他们贤能,称赞贤能就能顺达并且有福份,指出错误就会不顺并且有灾祸,这样的话,那好的情况又会从哪里来!《诗经》说:‘都称道自己是圣贤,乌鸦雌雄谁能辨?’这或许正像你的君臣关系吧!” 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干:动词,守卫 B.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于:介词,对 C.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 却:动词,排斥 D.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乎:表揣度语气,吧 B(于:用在动词动词后,表引介对象的介词) 6. 下列对文中有关语句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意谓选材要看主流,不可以偏概全。 B.“和非以长恶乎!”意谓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的话必定会助长歪风邪气。 C.“若此不已,国无类矣!”意谓如果这样做是不得已,国也就不像国了。 D.“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意谓都自称是圣贤,乌鸦的雌雄也没人能分辨。 C(不已,指不停止)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思以工匠选用木材的标准作比,形象地阐发了人才任用应全面考察扬长避短的基本原则。 B.身为一国之君的卫侯,他的想法和谋略得到了手下大臣们的一致赞同,也就自以为是起来。 C. 子思认为国君不能明察是非,就会被属下的阿谀和谄媚所迷惑,并会给歪风邪气推波助澜。 D.为言明事理说服君王,子思多以引用、类比的手法来剖析因果,体现出他高超的论辩水平。 B(卫侯自以为是,才令手下大臣们一致赞同)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 君王自以为善,那么大家的谋略便不敢提出来。(3分。每句1分,语意通顺,1分) (2)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 君主昏暗臣下谄媚,凭这种样子位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会赞同的。(3分。每句1分) (3)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 称赞贤能就能顺达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