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普本)第四编1、2、3章
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yòu)之,责授太子中允。乾元中,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 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置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chēng)、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代宗时,缙为宰相。代宗好文,常谓缙曰:“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缙曰:“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翌日上之。 按: 王维早年或有进取之志,开元22年张九龄罢相后,李林甫继任,他宦心渐淡,安史乱后,已趋心隐。其诗境界之淡静或与此有关。 (二)王维的创作 王维存诗较多,有两类内容的作品影响最大,其一边塞,其二山水田园。 (1)边塞: 《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按: 这是王维最著名的边塞诗,诗境壮阔,感情豪迈。 王维后期的作品越来越安静、内敛,与此境界迥异。 (2)山水田园诗(最有代表性的一类) 《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等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按: 王维善于写“静”,有时甚至写得有些“空”,但绝不像贾岛、姚合等人写得那样“枯寂”。他的“静”是有“趣”的。 (三)王维诗歌的特色(掌握)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静逸明秀,兴象玲珑。(见课本) 按: 王维的诗很在意色彩、线条、构图。 如: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春晓》(孟浩然) 出面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王维诗歌的总体风貌为“清腴”(沈德潜)。“清”,指意象、意境的超凡脱俗。“腴”指文采的丰美与色泽的鲜润。 按: 王维有陶诗的简淡,也有谢诗的精致。殷璠《河岳英灵集》评其诗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 王维的一些山水诗,“我”的色彩很淡,仿佛是一味写“物”,显得饶有味道。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书事》 轻阴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3)王维熟稔各种诗体。五言、七言、古体、近体,均可与第一流诗人并称。 补充(掌握): 1、《辋川集》:辋川是王维别墅的名称。《辋川集》是由王维在辋川别墅闲居时写的20首五言绝句结集而成,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这些诗多是通过描绘物象的宁静与自在状态,来展示诗人的闲适自足的意趣。 2、《河岳英灵集》: 唐人殷璠编集的一本盛唐诗人选本,选录开元、天宝年间的常建、李白、王维、高适、岑参、孟浩然、王昌龄等24人的诗作二百余首。殷璠选录的标准是“风骨”与“兴象”,他对诗人的评论也多有精辟之见。这使得该集子成为唐人选唐诗中较优秀的选本,对后世诗歌选本颇有影响。 三、孟浩然( ★ ★ ★ ★ 689-740) (一)生平与性格 字浩然,世称“孟襄阳”,或“孟山人”。 交往:张九龄、王维、李白、王昌龄。 经历与性格:早年隐居襄阳一带,40岁长安求仕,进士落第。后半生在隐居与漫游中度过。 后期的孟浩然仕宦之心渐淡,但他的仕宦情节似乎一直存在。故而孟诗的境界不如王诗高逸。 (二)孟浩然的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