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篇章射频微波系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篇章射频微波系统.ppt

如果给定最小可检测功率Si, min,就可得到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为 接收灵敏度Si, min与接收机噪声系数有关,即 (13-19) (13-20) 故作用距离为 考虑极化失配、天线偏焦、空气损耗等系统损耗Lsys,则作用距离还要缩短,即 (13-21) (13-21) 计算实例: 已知35 GHz脉冲雷达指标如下,计算最大作用距离。(目标直径为 1cm。)  Pt=2000kW, T=290 K, G=66dB,(S0/N0)min= 10dB  B=250 MHz, Lsys=10 dB, F=5 dB, n=10 已知条件换算成雷达方程内所用形式为 Pt=2×106 W, T=290 K, G=66 dB=3.98×106(S0/N0)min=10dB=10, B=2.5×108 Hz  Lsys=10dB=10, F=5 dB=3.16, n=10 σ=4.45×10 -5m2, k=1.38×10-23 J/K 代入式(13-22),可算得Rmax=35.8 km。 从式(13-22)中可以看出,回波功率随距离按4次方变化,目标越近,回波功率急剧增大。回波还与天线、 系统损耗和目标散射截面有关。 13.4.2 雷达散射截面σ(RCS) 不同目标形状对不同频率的信号的回波特性不同。考虑图13 - 16所示两种形状的目标,从电磁波的几何特性就可估计到回波功率不同。 图 13-16 雷达散射截面 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与工作频率和目标结构有关。通过Maxwell方程在给定边界结构下的严格求解可以得到目标的RCS。对于简单结构可以较为严格地求解,大部分情况下要进行数值计算,结合测量的方法才能得到近似的RCS。表 13-8 给出了人体在不同频率下的RCS。 表 13-8 人体在不同频率下的RCS 在厘米波段,常见物体的RCS的近似值如表 13-9 所示。 表 13-9 厘米波段常见物体的RCS近似值 雷达散射截面RCS还可以用dBSm表示,即散射截面相对于1 m2的dB值,如10 m2就是10dBSm。 表 13-4 Fin2的计算2 故可得 步骤三: 求Fin3 (见表13-5)。 表 13-5 Fin3的计算 混频器前的总增益为 可得 Fin3=1.984+1.984+0.628+0.628+0.198+0.198=5.62 ? 步骤四: 求FT:  FT=Fin1+Fin2+Fin3=8.418+0.63+5.62=14.668 步骤五: 求接收灵敏度: 13.2.5 接收机的选择性 接收选择性亦称为邻信道选择度ACS,是用来量化接收机对相邻近信道的接收能力。当今,频谱拥挤,波段趋向窄波道,更显示了接收选择性在射频接收器设计中的重要性。这个参数经常限制系统的接收性能。 接收选择度的定义为 它由下列五大部分组合而成: 单边带相位噪声、 本地振荡源的噪声、 中频选择性、 中频带宽、 同波道抑止率或截获率。式中,ACS 对应于接收灵敏度的邻信道选择性,单位为dB; CR为同信道抑止率,单位为dB; IFS为中频滤波器在邻信道频带上的抑制衰减量,单位为dB; Bw为中频噪声频宽Δ与邻信道频率的差值, 单位为Hz;Sp为本地振荡信号与出现在频率为fLO+Δ处的邻信道噪声的功率比,单位为dBc; PNSSB(dBc/Hz) 是本地振荡信号在差频Δ处的相位噪声,单位为dBc/Hz, 如图13-8所示。 (13-11) 图 13-8 本地振荡的频谱 13.2.6 接收杂波响应 从中频端观察,所有非设计所需的杂波信号皆为噪声信号,而大部分的接收噪声信号来源于RF与LO的谐波混频。在实际应用中,不可能没有杂波,要看杂波功率是否在系统允许范围之内。由混频器的特性可知,RF、 LO与IF三端频率的相互关系为 较常出现的接收杂波响应有下列三项: 镜频 fRF±2fIF、 半中频fRF±(fIF/2)、中频fIF,如图13 - 9 所示。 (13-12) 图 13-9 常见的接收杂波响应 在双工收发机中,即发射与接收同时作用时,还会再多出现两项杂波,如图13-10 所示。 图 13-10 双工接收的杂波 13.2.7 接收互调截止点 互调截止点是射频/微波电路或系统线性度的评价指标,由此可推算出输入信号是否会造成失真度或互调产物。接收机的互调定义与功放或发射机的互调定义类似,如图 13-11 所示。 图 13-11 n阶互调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