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气化学组分的源、汇与循环
(二)氟氯烃类 含氯氟烃类的简化名称 CFC-11,CFC-12,CFC-113,CFC-114 第一个数字表示碳原子数减1 第二个数字表示氢原子数加1 第三个数字表示氟原子数 分子中含溴的卤代烷烃,商业名Halon(哈龙) Halon-1211,Halon-1301,Halon-2401 以此表示碳原子数、氟原子数、氯原子数和溴原子数 一个氯原子和105个臭氧原子反应,破坏臭氧层 吸收红外辐射,强温室气体,一个CFCs分子, 相当于104个CO2分子造成的温室效应 烷烃分子中尚有H未被完全取代的氯氟烃,寿命短得多 臭氧耗损潜势值(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 ODP) Halon 臭氧损耗潜势比CFCs大得多 含氢卤代烃由于可与OH反应,寿命 较短,被考虑为主要替代品。 第七节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a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全球蒸馏效应,也称 蚱蜢跳效应 两极和珠峰 都已监测到POPs 天然源:海洋和热带森林 人为源:农田氮肥使用、工业生产和家畜 以人为源排放导致增加为主 会引起臭氧层破坏 二、NO和NO2 (氮氧化物NOX) A、NO和NO2主要来源是人类使用的燃料燃烧,燃烧源分为流动燃烧源和固定燃烧源。 B、城市中大气中NOX2/3来自汽车等流动源的排放,1/3来自固定燃烧源的排放。 C、燃烧源排放的NOX主要是NO(90%),NO2数量很少。 燃烧温度:燃烧温度越高,形成的NO的数量也越多 空燃比(质量比):空气质量与燃料质量之比 对于典型的汽油,其化学计量空燃比为14.6 。 三、氨 来源:主要来自于动物废弃物、土壤腐殖质的氨化、土壤NH3基肥料的损失以及工业排放 去除:转化为气溶胶铵盐、自由基氧化为NOx 第五节 含碳化合物 一、 碳的氧化物—— CO和CO2 CO是一种毒性极强、无色、无味的气体,也是排放量最大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①CO的人为来源。CO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如在氧气不足时: 汽车排放、庭炉灶、工业燃煤锅炉、煤气加工等工业过程也排放大量的CO。 ②CO的天然来源。就全球环境来看,CO的天然来源也很重要。这些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 CH4经HO·自由基氧化可形成CO,其反应机制为 CH4+HO·——CH3·+H2O CH3·+O2——HCHO+HO. HCHO+hv——CO+H2 ③CO的去除。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 a.土壤吸收。地球表层的土壤能有效地吸收大气中的CO。含有120 mg/L CO的空气,用2.8 kg土壤处理3 h后,其中的CO可被全部去除。这是由于土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CO2和CH4 CO+1/2O2——CO2 CO+3H2——CH4十H2O b. 与OH自由基反应 CO的危害 1.人体缺氧窒息 2.参与光化学烟雾 3.促进臭氧的积累 二、 CO2 (2)二氧化碳(自学) ??CO2是一种无毒、无味的气体,对人体没有显著的危害作用。温室气体。 I.CO2的来源:大气中CO2的来源也包括人为来源和天然来源两种。 ??CO2的人为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 ??CO2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海洋脱气、甲烷转化、动植物呼吸和腐败作用以及燃烧作用。 人类活动排放量逐年增加 植被减少,吸收量减少 增加量的三条出路:进入海洋;进入生物圈;进入大气 三、挥发性有机物(vocs) 小知识点: 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除了CO和CO2和碳酸盐等简单的含碳无机化合物以外,所有的含碳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碳氢化合物(简称烃):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碳氢化合物。在烃分子中,碳原子以单键、双键或叁健互相联接成链或环构成碳架,碳原子其余价健被氢原子所饱和。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官能团取代烃分子中一个或若干个氢原子形成的衍生物。 官能团:决定一类有机化合物典型性质的原子团,通常由碳、氢、氧、硫、卤素等元素的原子组成。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甲烷(CH4) methane 稻田排放是甲烷的一个很大的源 排放机制复杂,受土壤、气候、耕作方式、 观测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 CH4化学过程 1.与OH自由基反应 2. 土壤吸收(微生物) 3. 终止氯原子反应,减少臭氧损耗 二、非甲烷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s,NMHC) ??全球大气中非甲烷烃的来源包括煤、石油和植物等。非甲烷烃的种类很多,因来源而异。 (a)天然来源产生的非甲烷烃 ①植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执业兽医机构聘用证明或服务协议.docx VIP
- 高中语文革命题材课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生态生命安全森林草原火灾的危害教案.pdf VIP
- 2025年淮安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试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docx VIP
- 《文献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课件第三章 常用英文数据库的使用 .pptx VIP
- 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纪念抗战胜利主题班会.pptx VIP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学习培训课件.pptx
- 22J403-1楼梯栏杆栏板.pptx VIP
-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4新版2025秋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