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海滨幻想.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戴河海滨幻想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一、解题1、作者简介徐志摩(1896-1931),原名章垿,字又申,后更字志摩。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是除闻一多外新月社的又一重要浪漫主义诗人。1918年起留学美英。1922年回国后,任教于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组织创立新月社和新月书店,主编过《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月刊》和《诗刊》。出版过诗集《志摩的诗》,诗文集《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小说集《轮盘》等。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飞往北平途中,因飞机失事而罹难。2、题解本文选自散文集《自剖》,1924年秋作于北戴河。此篇是他旅游散文当中的一篇,但作者意不在写景,而是重在袒露自己的心迹。他是一位具有浓厚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诗人和作家,对自然的崇尚和热爱是他重要的思想内涵之一。他善于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难以把握的精神和情感,借写景来体现他后期由于自己理想的破灭而忧郁痛苦的心境。二、内容串讲这篇文章,以清晨作者坐在海滨寓所前廊的椅上,幽静地独坐冥想开始。作者的感觉,首先是安适。“我独坐在前廊,偎坐在一张安适的大椅内。袒着胸怀,赤着脚,一头的散发,不时有风来撩拂。清晨的晴爽,不曾消醒我初起时睡态;但梦思却半被晓风吹断。”这时候,内心的这种安适、宁静,与周围景物的色彩、氛围是一致的:远近,“一斑斑消残的颜色,一似晚霞的余赭,留恋地胶附在天边”;近处,“廊前的马樱,紫荆,藤萝,青翠的叶与鲜红花,都将他们的妙影映印在水汀上,幻出幽媚的情态无数”;再近处,“我的臂上与胸前,亦满缀了绿荫的斜纹”。再看远处,“海波亦似被晨曦唤醒,黄蓝相间的波光,在欣然舞蹈”。近处,“滩边不时见白涛涌起,迸射着雪样的水花”。再近处,“浴泉内点点的小舟与浴客,水禽似的浮着;幼童的欢叫,与水波拍岸声,与潜涛呜咽声,相间的起伏,竞报一滩的生趣与乐意”。但是,这周围的景物是真实的么?如果我们注意,文章的开头有这样的交待:“我阖紧眼帘内视,只见……”什么是“内视”呢?内视,是指所谓“以心为眼”,即以主观想象来认识事物。内视所“见”的景物,并非真实,而是作者的想象,是由作者的意念而生的幻象。那么,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作者不直接描写真实的景物,而特意说明是在写想象中的幻象呢?为什么要说“我阖紧眼帘内视”呢?这个问题,我们放在最后再来回答。接下来,作者所写的心境,与前面的描写开始不一致了:“但我独坐的廊前,却只是静静的,静静的无甚声响。……在这不尽的长吟中,我独坐在冥想。难得是寂寞的环境,难得是静定的意境……”这不还是在写安适、写宁静吗?——不是了。这种“静”,是“只是静”的静,是“无甚声响”的静,是“寂寞”的静,是如佛家禅定般心不散乱、专注一境的“静定”之静。它是前面的那种安适宁静的结束,是心灵的痛苦历程的开始。“寂寞中有不可言传的和谐,静默中有无限的创造”。正是在这种寂寞、静默中,作者的心灵与眼前的大海开始默默地交流(和谐),开始产生无限的思绪(创造)。于是,作者心思的潮水开始涌动了:“我的心灵,比如海滨,生命初度的怒潮,已经渐次的消翳,只剩有疏松的海沙中偶尔的回响,与残缺的贝壳,反映星月的辉芒。此时摸索潮余的斑痕,追想当时汹涌的情境,是梦或是真,再亦不须辨问,只此眉梢的轻绉,唇边的微哂,以足解释无穷奥绪,深深的蕴伏在灵魂的微纤之中。”这是自嘲?是悔恨?是遗憾?是痛苦?“生命初度的怒潮”——这是作者对自己曾经有过的美好年华、炽热情感的深情概括,但现在,它已经消失了。海沙上偶尔的回响已十分遥远,贝壳上反映的辉芒更是微乎其微。“摸索潮余的斑痕,追想当时汹涌的情境”,作者陷入巨大的悲哀之中,是梦是真,已无须辨问,他只是感到灵魂的微微的颤动——到这里,作者的思绪的第一个潮头涌起了。下面的一段话,便处在这个潮头的波峰上:青年永远趋向反叛,爱好冒险;永远如初度航海者,幻想黄金机缘于浩淼的烟波之外;想割断系岸的缆绳,扯起风帆,欣欣的投入无垠的怀抱。他厌恶的是平安,自喜的是放纵于豪迈。无颜色的生涯,是他目中的荆棘,绝海与凶巇(山献),是他爱取自由的途径。他爱折玫瑰:为她的色香,亦为她冷酷的刺毒。他爱博狂澜:为他的庄严与伟大,亦为他吞噬一切的天才,最是激发他探险与好奇的动机。他崇拜冲动:不可测,不可节,不可预逆,起,动,消歇皆在无形中,狂飘似的倏忽与猛烈与神秘。他崇拜斗争:从斗争中求极烈的生命之意义,从斗争中求绝好的实在,在血染的战阵中,呼噭胜利之狂欢或歌败丧的哀曲。这是作者对“生命初度的怒潮”的最真情、最热烈的富于诗意的赞美。青春的热血与冲动、青春的自由与豪迈、青春的反叛传统和牺牲精神……这一切,在作者的笔下写得是那么生动、那么有光彩、那么充满了迷人的魅力!这是为青春而写下的动人的诗句,这简直是一首“青春之歌”!然而接下来,作者的感情由这波涛的顶峰急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