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6课《小圣施威降大圣》word教学设计
《小圣施威降大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梳理二圣斗法过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本文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赏析文章中鲜明的人物形象,汲取人物形象的精神养分。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抓住小说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三个方面仔细研读文章,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在合作、探究中深入把握这篇文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以陶冶性情,提高修养;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孙悟空和二郎神的性格特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教学难点:细心品味课文中描述的打斗经过,体会其紧张中透着诙谐,语言妙趣横生的特点,初步学习欣赏文学作品。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出与《西游记》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引出新课。
(二)知识预览
1.作品介绍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书中孙悟空这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西游记》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更为重要的是,《西游记》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2.作者简介
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 (今江苏淮安) 人,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3.神魔小说
神魔小说来源于鲁迅的提法,该类小说在明清时期较为兴盛。虽有《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等优秀作品,但在避讳“怪、力、乱、神”的中国古代,该流派小说的作者或者湮灭,或者不知真名,其作品也往往被禁止。这类小说语言不拘一格,想象力丰富,背景或为虚幻或假托海外某地,综合宗教、神话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至今广为流传。不少文人或依历史事件,或依托流行的神怪故事,写了大量著作。明代章回体小说《西游记》是古代白话神魔小说的经典。
【教学设计意图:补充文学常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1.由于有的同学未读过西游记,由老师介绍本课故事发生的背景。
缘起孙悟空强取了东海龙王的镇海之宝——如意金箍棒,又在冥府的生死簿上勾去了自己的名字,被上告到玉皇大帝那里。玉帝派太白金星,到花果山“招安”,将孙悟空骗到天庭当弼马温。孙悟空后知上当,大怒,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这一举动惹恼了玉帝,遂派托塔天王等人下界捉拿。众人先后与孙悟空交手,均告失败。玉帝听从太白金星的劝说,再次招安,让孙悟空管理蟠桃园,而恰逢蟠桃盛会之时,孙悟空再次受辱,一怒之下,大闹天庭。后来悟空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于是重回花果山。玉帝派众神下界捉拿,都拿孙悟空没办法。于是观音菩萨推荐二郎神前去。本课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的。
2.学生听读课文(可以播放视频文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章内容),根据注释和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设计意图:介绍故事背景,听课文范读,扫除文字障碍,帮助学生更快进入课文学习。】
3.请学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并试着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的过程。
第一阶段:孙悟空变禽鸟、游鱼、蛇等,二郎神相应地变作其克星来对付;
第二阶段:孙悟空变成土地庙,被二郎神识破,悟空使了隐身法,逃跑了。
第三阶段:孙悟空去了灌江口,变做二郎神,二郎神赶回来,二人又缠斗起来。
【教学设计意图:初步理清文章中二圣的打斗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四)理解研读
阅读文章,分组讨论。提示学生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1.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马上找到了制服他的办法,作者为什么不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
万物相生相克,恐怕无论孙悟空怎样变,二郎神也能马上变作一个对付他的克星。
2.文中作者的叙述语和二郎神等人的话语中,对悟空有多种不同的称呼,其中含有什么不同的意味?
作者称呼悟空为“大圣”,语带褒义;或称“猴王”,是对悟空本来身份的真实反映,
没什么感情倾向。二郎神等人对悟空的称呼有“泼猴、猴精、猢狲、畜生、(那)猴儿、猴王、(什么)齐天大圣”,其中,“泼猴、猴精、猢狲、畜生、(那)猴儿、(什么)齐天大圣”等含贬义,或用于当面称呼悟空,或用于二郎神与他的兄弟之间对答时,突出表现了瞧不起、敌视悟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习作一写一次比赛教案.doc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doc
- 乡下人家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doc
- 买书导学案-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doc
- 买文具导学案-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doc
- 争吵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doc
- 买洗衣机导学案-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doc
- 争吵第二课时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doc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初一语文.doc
- 二、声音的特征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 .doc
- 2025至2030中国冶金焦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小型电子实验室天平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细胞免疫产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轨道检查仪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军工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潜力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人乳头瘤病毒蛋白E7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取暖电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价值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便携式火箭发射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水球装备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